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

材料一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材料二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国内外因素。
(3)概括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2023-10-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     
A.惊醒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2023-03-15更新 | 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宋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代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了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重庆、琼州、汉口、九江、南京、天津、沙市、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也在西欧引起“商业革命”,其具体表现如何?
(3)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1912-1919年,北洋政府的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五四运动前,民主科学推动着人们思想不断更新。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震撼,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1919年5月外交交涉的失败直接推动了五四风雷的到来。……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孔雀《五四运动爆发原因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021-07-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道光帝起初并不愿意订约,但虽“愤闷(懑)莫释”。也“不得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在他看来订立条约是中国“相待以诚”,“从此通商。永相和好”,对方“亦应以诚相待”。这反映了清政府
A.具备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极力维护天朝大国心态
C.主动抛弃闭关锁国政策D.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6 . 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 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 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一条款中
A.“贸易通商无碍”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实现自由贸易
B.派设领事等官,专理商贾事宜,与中国主权完整无不良影响
C.“清楚交纳货税、钞响饷等费”体现双边贸易中英平等协商原则
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打开中国市场
7 . 鸦片战争后,从1842年8月到1844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后果是
A.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B.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损害了司法的主权独立D.影响了近代的历史进程
8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英吉利人在广州、厦门、上海等地,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英吉利官办理。遇有英吉利人与外国人争执事件,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英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租界居住权B.领事裁判权C.公使进驻权D.内地传教权
2021-02-0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840年,英军陈兵于天津海口,向清廷递交照会。接到照会后,清廷拒绝了其中各项要求,同时决定将在粤主持禁烟而为英国所攻击的林则徐等,以“措置失当”的罪名,“重治其罪”,为英国“代伸冤抑”。道光帝对此解释道:“总要上不伤国体,下不开边衅。”这表明,此时
A.清廷尚未认清中英冲突实质B.清政府外交政策趋于理性
C.清朝统治集团主权意识觉醒D.中英就鸦片问题达成共识
10 .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说“不得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借此通商,永相和好。“清廷签约代表耆英也认为。“惟一切善后事宜,尚须明晰要议,立定章程,尽一办理,方可期一劳永逸,永杜兵端”。这反映出,《南京条约》签订后
A.国家平等交往原则在中国确立B.统治集团对国际形势形成理性判断
C.传统天朝体制的影响逐步消除D.中国外交开启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