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54年周恩来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时,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分崩离析,不是铁板一块,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种势力:一是动不动就发动战争的好战势力,二是主张维持现状的势力,三是主张维护和平的势力,并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区别对待”。这一策略(        
A.促进求同存异方针提出B.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C.利于和平解决朝越问题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2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致使很多国家对我国存在误解和猜疑。为此,中国政府当时
A.进一步发展了和平外交方针B.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C.努力实现与西欧国家的建交D.积极地发起不结盟运动
2020-06-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表是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策略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策略史实
A“另起炉灶”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C“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促进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全方位外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AB.BC.CD.D
4 . 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没有展示中国当时所流行的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导向”。之所以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B.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C.提高了中国的外交话语权D.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
2020-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另起炉灶
6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 . 有学者认为,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8 .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2019-01-30更新 | 328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部分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卷
9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018-06-10更新 | 5102次组卷 | 89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隆会议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18-04-24更新 | 2333次组卷 | 6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