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来访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我们不感到英法是威胁,我们希望英法强大起来。对来访的法国议员表示:我们做个好朋友,做过好朋友。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中国反对美苏霸权主义D.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 .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2024-03-0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还在军事革命胜利在望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三项外交方针。第一,是“①________”就是不承认旧政府同外国政府所建立的外交方针以及所缔结的一切条约,任何国家必须在尊重中国领土和断绝与国民党政权外交来往的基础上,重新与新政府进行建交谈判。第二,是“②________”。就是不急于取得资本主义各国的外交承认,要争取在肃清一切内外威胁和各种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及影响后,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谈建交的方针……三是“一边倒”,……促使新中国采取如此彻底的革命外交的方针的,根本上在于共产党人有着完全不同于国民党人的意识形态……中国的外交选择,带有鲜明的阶级革命的色彩,即使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也是不可避免的。

——杨奎松《在毛泽东“革命外交”的背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①②所对应的外交方针,并提炼影响新中国“革命外交”的两大因素。

材料二   1954年,日内瓦万国宫,新中国在这里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2017年,在同一地点,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以双赢为前提、取代西方零和思维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中国的和平外交进一步走向世界;60年后,习近平主席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再次向世界发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声音。

——摘编自国纪平《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的快速扩员、“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鲜明底色,并运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相关外交史实予以说明。
(3)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所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面对帝国主义在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政府也宣布收回……为了维护周边安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1953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进行谈判,妥善地解决了中印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推动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

时间

建交国家数量

1971年之前

64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阿尔及利亚等国)

1972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

1979

119个国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70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为10个,1950年新增9个,1951年新增1个,1952年和1953年没有新增国家。针对这一情况,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提出(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6年11月1日,中国政府就苏联的宣言发表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准则”,“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又有着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就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B.超越意识形态开展外交
C.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D.对国际形势预判较乐观
7 . 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总理有关的是(     
①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1954年完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采纳;1997年“东盟共识”的发表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我国(     
A.借助于传统的思想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B.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
C.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D.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基础
2022-07-06更新 | 3313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1954年刘旦宅先生创作的一幅宣传画《印度来的礼物》。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7-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10 . 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解决中印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之后受到亚非各国人民的普遍赞同,同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好评,被称为“亚洲的宪章”。“五项原则”有如此反响缘于(  )
A.新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成熟B.中印之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
C.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及价值取向D.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发展变化
2022-06-26更新 | 156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