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某人在论述中国的某一外交举措时说: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的内涵是
A.构建和谐世界的策略
B.“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无敌国外交”的策略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新中国下列外交原则、方针及政策最能体现该理念的是
A.“一边倒”方针
B.“另起炉灶”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政策
3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
B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标志依法治国正式确立
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表明中美之间矛盾完全消除
D中央政府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A.A
B.B
C.C
D.D
4 . 1954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报告时提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1”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
B.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
C.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D.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6 .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7 . “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019-03-1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历史试卷
8 .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9 .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_______。
A.建国一周年与17国建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0 . 有学者认为,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