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②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
③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
④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
2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2016-11-27更新 | 229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三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
(4)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4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5 .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C.历次改革在政策上缺乏延续性
D.历任国家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
6 . 因为与美国进行争霸活动而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是
A.斯大林的工业化革命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7 .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比较大
C.注重经济改革
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8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2016-11-27更新 | 57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年陕西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9 . 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C.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D.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10 .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