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主要事迹
张謇(18531926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张謇主张“实业教国……
赵尚志(19081942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汤飞凡(18971958幼年常听父老谈论维新、改革,“学西方、学科学,振兴中华”。这些思想不知不觉地透进了他幼小心灵。他从小在家乡看到穷苦农民贫病交加,中国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就立志学医,意欲振兴中国的医学……是中国微生物科学的奠基者,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微生物学家之一。

根据如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其他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合理)
2021-03-20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的教师角色与地位的差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加要传“道”,不仅教人做事,更要教人做人,教师是文化和信仰的传承者。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教师则身兼教师(teacher)和牧师(priest)的双重角色和双重担当,使命更为崇高而沉重。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

材料二   西方的宗教本身就承担了部分道德教育的责任,因此教育的重点是在法律、民主制度的保护下由教师教授学生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古希腊时期,各行各业有专门知识和技巧的人也扮演着教师的角色。中世纪后西欧的僧侣获得了教育的统治地位。教育渗透着宗教神学的性质。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文化中教师角色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文化中教师角色差异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伦有着类似的观点和看法,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古希腊在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发展了自然科学,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泰勒斯的天文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等这些从哲学中过渡派生出来的科学思想,为构筑一个宏大的科学体系提供了必备的思想要素。而中国的哲学家们却或远或近地疏离了自然科学,他们不像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时是几何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而是肩负政治家的角色。他们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伦理胜过关心自然本身,而且善于从自然的规律反躬自省,寻找社会的和谐之本。

——摘编自黄谊《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后世东西方科学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

——摘编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起源》等

材料二   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图强御辱“有用”的东西,譬如京师同文馆下属的教学辅助设施——科学博物馆。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1905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他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

——摘编自李飞《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公共博物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原因。
5 . 雅典黄金时代末期,涌现出一大批以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文学大师。这些文艺巨匠以文学作品为阵地,用激昂的言辞为妇女主持正义,为妇女解放摇旗呐喊。这从侧面反映出,古代雅典
A.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B.民主政治下妇女权利受到限制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D.文艺创作迎合了公民群体需求
6 . 1911 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画中老虎指代中国,人物指代西方国家。画名分别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将来之中国”。其中表现出作者对“将来之中国”命运深切担忧的画是
A.①B.②C.③D.④
2020-12-26更新 | 36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2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河南程氏遗书》卷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诫,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在西方诚信观念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的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及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

——摘编自李嘉莉等《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材料三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处世哲学,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儒家历来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些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诚信缺失成为不可忽视的负面道德现象。

——王艳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诚信观念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诚信观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
8 . 有学者统计古代纪实小说《太平广记》中唐代妇女经商情况,大约有32人,其中未见家人记载的妇女19人,其余多是夫死寡居或丈夫情况不详者。就经营内容种类而言,从事旅店、饭店和酒肆经营13人,从事日用品经营10人,不详者6人,从事其他经营3人。由此可推断
A.唐代妇女经商成为普遍现象B.唐代妇女经商范围广种类全
C.唐代妇女经商不占主导地位D.唐代妇女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特定的时空背景。历史证明,古代文明充满了多样性。……今天,西方已经普遍完成了现代化,但文明的多样性却没有消失。……西方国家尚且如此,那么现代化的浪潮冲向非西方地区时,现代化的多样性就更加明显了。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是现代文明的特征。

——摘编辑自钱乘旦《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回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论题明确,论从史出,表述清晰,逻辑合理)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0-10-05更新 | 3784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