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世界在古代是相对隔绝的,而伴随着近现代的脚步,则逐渐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

材料一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根据弗兰克的估算,大体如下: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总数380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10000吨。弗兰克的结论是:"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些白银并非一般商品,而是货币形态的资本,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地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

材料二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成功,固然得益于他的“本土化”策略,更重要的是他在传教的同时带来了欧洲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令当时的知识阶层耳目一新。西学以前所未见的巨大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一批正在探求新知识的士大夫们,短短几年中掀起了一个学习西学的高潮,造就了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如第一个结识利玛窦的名士翟汝夔、可以与托马斯·莫尔媲美的徐光启、“以西法为宗"的李之藻、由佛教到天主教的杨廷药、"读书必开眼”的方以智。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三   英国地理学家查德·哈克卢特1599年发布《航海全书》,内含对中国所属疆域、边防管理措施、税收制度、政治管理办法、农业状况等全方位的叙述。将我国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孩子教育的培养理念引入英国,一时间引起了轰动。十七世纪,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的展开,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物品,开始通过海运流入英国皇室,英国的建筑也开始仿照中国,自此刮起一阵“中国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家哥尔斯密斯发表《世界公民》,表达了对中国完善法制和道德准则的欣赏。十九世纪,出使中国的马嘎尔尼归国后发布《英使见乾隆纪事》,形容中国为“傲慢野蛮、愚味腐败”,严肃的批判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的形象在英国人眼中逐步跌落至未被驯服的"蛮族"。

——摘编自董全悦《试论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近代欧洲人眼中影响中国形象变化的主要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国形象在近代欧洲人眼中演变历程的认识。
2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的印刷活动多为印刷佛经、教材等。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它由7张纸粘成一卷,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据统计,被销毁的书籍的总数相当于《四库全书》著录与存目总数的十倍。


狄德罗主持出版的《百科全书》,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制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整理自《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启蒙运动的生意》等

材料三   不同时期中国译著概况简表译著类别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022-07-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同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平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现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术成书汉代的《费帝内经以阴阳五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载有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于传投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袖,思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是一中医药学的总性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稿自经《中医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先后建立了人体解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病理学等。片战争后,西圆大量传入中国,教会医院逐渐成为和救堂一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它们为外四驻军、商人侨民服务同时救治中国病人教会医生和本国会组联系密切,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毅会医院在中国保棒技术优势治疗范围涉及眼科、内外科、骨科、牙科等。1850年,英国医生合信出版了《全体新论》,成为向中国人讲西医的重要著作。1915年,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1921年,北京高粒开展卫生教育运动,由北京会医学会指导,北京大学负责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西医传入中医一统的面被打近代中国人医药观逐渐多元化。一些进入士推带西医,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

——摘编自博维康《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入中国的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19-09-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文化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政治国家与民族、超越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宋元时代开始,中国文化国力开始超出东亚文化圈,通过启发西方的现代化运动,最后影响到全世界。马可·波罗那一代人发现世界最重要的意义是发现中国。他们在中国形象中发现了新观念,发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世俗精神,中国形象成为财富与君权的象征,无论经济维面还是政治维面,都表现出欧洲文化的向往。……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三个阶段,“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在过程上基本相同。……世界文明是由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力量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创造、生成的相互依存的系统,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独自的发明创造,也不可能为西方所独享。

——摘编自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构建》


材料中蕴含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诸多信息,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之成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执行“值百抽五”的低关税税率。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才争取到关税自主权。在长达8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物价上涨,这一税率曾经经过几度修订,但平均税率从未真正达到过5%的水平。即使是标榜自由贸易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进口税率往往也比中国高得多。例如1859年英法签订的互惠关税协定,平均税率达到15%.……废除协定关税制度,恢复中国关税自主权成为近代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必须之举。

——摘编自江争红等<关税修订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1927—1937)》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行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就是重要武器。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并通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还渐渐成为美国保护政策的矛头所向。特朗普上任后,将贸易战枪口对准中国,企图通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离新技术产业发展。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关税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在人类古典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政治体制。中国黄河流域,平原土地丰饶,农业发达,有利于形成王权专制政体;希腊多山、近海,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有利于建立城邦民主政体。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理环境对东西方政治体制的影响”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要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