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解决长期以来妇女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增加妇女的政治代表比例、促进政治民主和公平,国际社会中通常采用性别配额制的选举方法,在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为代表的公约及妇女运动的努力下,包括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欧盟理事会等纷纷呼吁其成员国在选举中妇女占比至少达到30%。英国的性别配额制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社会民主党选举中,为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席位,1993年工党首次正式确认采用性别配额制,英国国内其他政党基于自身利益也在积极响应。

——摘编自谢飞先《英国议会选举性别配额制的发展动因分析》

材料二   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妇女问题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实现妇女彻底解放的金光大道。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恢复,妇女需要合法民主的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与政治监督。在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县、乡级妇女组织分别达到2810个和65145个,广大基层妇女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参与县、乡基层组织的政治事务管理;1990年,中国共产党员性别构成中妇女约有70多万人,占总数的14.5%,城市女党员人数高于农村;根据调查发现,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1982年妇女占24%,男性占76%;1990年,妇女占26%,男性占74%,且半数以上省市区都选拔了妇女高级知识分子进入领导班子。

——摘编自张茜《改革开放初期妇女政治参与研究(1978~199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选举性别配额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妇女参政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妇女参政的认识。
2024-01-16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326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从全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世处于受惠者的地位。施惠和受惠的地位常常是互相转换的,有的历史时期施惠和受惠是交相进行的;施惠者和受惠者一身而二任,只有或多或少的量的不同。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世界古代史有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2-08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三第二单元整合提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泉州记忆

20217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承载了“大航海时代”以前人类航海活动的历史记忆,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1)某小组对泉州历史产生了兴趣,梳理了下列泉州历史年表(部分),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一   泉州历史年表(部分)

朝代泉州历史概况
唐朝中后期后,受①影响,原本东西方交往通道——②受阻。泉州开始发展为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勾连传统印度洋贸易。
1087年,在泉州设置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③,当时主要出口的商品有
④等。大量藩客开始定居在泉州,形成了独特的藩客社群。
海外贸易达到全盛,进出口商品多达百种。1352年,泉州城扩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等都逐渐定居在泉州城中。
明成祖在位期间的“⑤ ”被认为是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顶峰,最终于泉州归来上岸。而后,由于明朝颁布的⑥政策,泉州海外贸易受到限制。
经历了几禁几弛的过程,最终在1842年《⑦》签订后,沦为厦门港附属港口,走向没落。

材料二   某小组收集的部分史料情况表

史料   名称史料   内容摘要
在泉州发现的艾哈玛德墓碑(1292年)这是一位穆斯林,该墓碑上介绍了其家族历史,并提到“葬于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
《宋会要》其中提及宋高宗时期泉州港口税收增加了五倍。

材料三   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每一个商人,必须付自己投资的总额百分之十的税收,所以君主从这个地方获得了巨额的收入。……这个地区居民崇信佛教。

——《马可·波罗游记》(节选)

(2)该小组搜集了两则史料,这些史料能否论证《马可·波罗游记》(节选)中的描述?请具体说明理由。

材料四   泉州系列遗产遗址(部分)

(3)为了更了解泉州,该小组寻访了泉州申遗的部分遗址,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结合所学,归纳出宋元时期泉州港口繁荣发展的几大要素。

该小组发现泉州在2018年也有申遗,但最终未能成功列入。小组成员对比了两次申报报告,发现本次遗产区面积是上次申报的五倍之多,且都已经有了相应的保护规划。

材料五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其遗产点突出阐释了这一地区的地域一体化结构以及……,使其在10-14世纪亚洲海洋贸易的高度繁荣阶段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商贸中心和关键节点。该遗产展示了泉州对东亚、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估报告(节选)(2021年)

(4)综合上述几则材料和所学,谈谈本次泉州申遗为何能成功。
2022-06-12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形态各异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样式,各种文化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摘编自秦治来《尊重、维护和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自己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的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美国“三片”(“薯片”、“芯片”和“大片”)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与此相对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则受到强烈冲击。以语言为例,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可能导致语言使用者对原属种群的文化认同的消失。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所取代。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

——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
8 . 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B.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2021-04-22更新 | 1529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个人生命口述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更在于每一个社会化的生命个体都是历史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以下是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村民口述史的节选:

受访者:武继龙,1947年生,曾担任生产队队长

我十二三岁就开始过集体生活,16岁参加劳动算半个劳力,当时给5工分。

1962年,枣树大部分归集体所有。如果个人原先有枣树,那就留下两棵,剩下的归集体;如果原先没有,就将收归集体的枣树分两棵出来留给个人。这是为了让个人生活能有保障。

受访者:武买保,1955年出生,曾任村小学教师、村委会主任

1981年土地就承包给个人了,那是我们泥河沟重要的一年。在那之前都是集体经济,打的粮食按照人口还有工分分着吃。

2000年由乡政府推荐,通过佳县人民代表大会我当选为榆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五年。那时我是村长,1998年7月12日在戏台上通过选举成为村委会主任,2001年8月卸任。

受访者:武小斌,1982年出生,2015年任村委会副主任

泥河沟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4年开始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思想上转变挺快的。来的人多了,泥河沟接触到外面的人也多了。

——摘编自孙庆忠《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1-01-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雅典黄金时代末期,涌现出一大批以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文学大师。这些文艺巨匠以文学作品为阵地,用激昂的言辞为妇女主持正义,为妇女解放摇旗呐喊。这从侧面反映出,古代雅典
A.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B.民主政治下妇女权利受到限制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D.文艺创作迎合了公民群体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