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认为语言歧异是妨碍人人平等的重要因素,民主的最佳标记是大家都使用社会精英所用的标准法语。从此,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文件都使用法语,公民学习使用法语被视为爱国与革命的表现。法语成为国家和中央集权的象征,各地方言被禁止使用。一语、一族、一国的原则就此逐步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立国之本,此后法国历届政府基本都秉持这种语言政策。到20世纪初,法语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通用语言。

——据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

材料二   晚清以来,一种流行看法认为方言不一的中国要凝聚全国人心,就要从统一语言做起。但以何种语言作为标准,知识界众说纷纭。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会通南北语音的国音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这一方案后,受到多方质疑。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重新制定了以北京方言为标准的新国音,并于1932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与此同时,1926年召开的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也明确宣称:国语统一,并不是要灭绝各地的方言。但左翼知识分子反对以北京方言作为标准语,提倡通过各地方言的自然发展、融合而形成一种共通语20世纪50年代起,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在全国推广。

——据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语言状况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普通话迅速普及,方言的领地急剧缩小。尽管缺乏精确的调查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出生的城市儿童里,会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

——据王东杰《声人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语言政策对法国国家建构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法两国推广标准语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标准语发展的看法。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下表是部分学者对明朝中后期白银流入中国的估算数值。

1550—1645年中国的白银进口(所有数字单位为吨)

数据来源来自日本来自美洲(太平洋)来自美洲(大西洋)总计
梁方仲(1939)27959483743
山村和神木(1983)7350—945013208670—10780
庄国土(1995)6527225010139800
李隆生(2005)6375468811250
万志英(2013)3634—3825248112307345—7536

大约有一半的白银来自日本,其余的源自秘鲁和墨西哥。欧洲和日本商人从白银贸易中赚取的可观利润,推动了对中国丝绸和瓷器的购买,中国的工业产值也因此被进一步推升。

——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694年英格兰银行初创时只是一个具有为政府融资功能的私人银行。英格兰银行发行加盖图章的纸币用于其对财政部的支付,后来,逐渐地发行了普通的银行券,即附有持票人条款的、为数量不一的存款发行的本票,以及为了给私人和政府贴现和贷款提供经费而发行的、相似的、其金额为按四舍五入去尾的纸币。在英格兰银行的特许状重续时,其发行权被更明确地界定为发行银行券的权利,英格兰银行被宣布为唯一的具有发行权的股份制银行。纸币发行权的垄断是银行竞争力的一张王牌。因为英格兰银行纸币总是在完全可兑换性的基础上发行,这也就导致公众对新体系抱有了极大信心。英格兰银行通过其在伦敦独一无二的地位、增长的声望及其与财政的特殊关系,确保了其纸币支配了伦敦市场。

——摘编自马建华《中西方早期金融发展路径之比较》

材料三   大量白银涌入中国国内市场,白银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因此与15世纪相比,白银收入的实际价值也是下降的

明朝中国的粮食与货币收入

1435—14491612
粮食税(石)2687115228369247
以白银计粮食税收入(两)617178318069584
以白银计纺织品收入(两)239385370002
以白银计纸币收入(两)4379
白银收入(两)24300004000000
以白银计全部收入(两)939155222439586
白银收入占比25.917.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流入对明朝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货币流通相较于明代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业经济的发展为什么没有挽救明朝的统治。
2020-03-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维新为中心的“阅读革命”所遗留的尚好的条件,为此次“阅读革命”的到来也做好迎接之势。庚子事变之后,有识之士开始把注意力向下转移,并把这些付诸开办白话报,创立报社和宣讲会以及演说会、发起戏曲改良运动、推广识字运动和普及教育等时机行动,在北京兴起一场启蒙下层的社会运功。文化精荚的大批聚集,以及陈独秀领衔的知识分子入职北京大学和新青年北上进京,为“阅读革命”高潮到来做了充分准备。20世纪中国第一场“阅读革命”发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19171918年间宣传新思潮、介绍新的学术观点、讨论思想动态、传播新文化知识的一些报纸副刊已经在报界显露身手。

——摘编自郭平《北京与新文化运动语境下的“阅读革命”》

材料二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培代认为,德国近代“阅读革命”发生在1800-1870年之间。相关数据显示,在1800年前后,德国不阅读者与阅读者的比例是31;到1870年,这个比例则反过来了。在19世纪,德国的阅读者群体从少数城市文化上层扩展到其他社会阶层。阅读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反复阅读少数书籍(主要是圣经)到广泛阅读与浏览各种各样的书籍与报刊。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国资产阶级把热情投入到非政治领域,家庭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家庭生活期刊成为德国人阅读的新宠。最为有名的是1853年在莱比锡由凯尔出版社首次出版的《园亭》杂志,《园亭》是精心设计的供全家庭阅读的“文化套餐”,内容丰富多彩,有连载小说、报道、政论文章、读者信箱、特殊栏目,并配有精致的钢板雕刻的插图。

——摘编自景德祥《19世纪德国的“阅读革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阅读革命”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阅读革命”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021-03-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的印刷活动多为印刷佛经、教材等。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它由7张纸粘成一卷,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据统计,被销毁的书籍的总数相当于《四库全书》著录与存目总数的十倍。


狄德罗主持出版的《百科全书》,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制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整理自《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启蒙运动的生意》等

材料三   不同时期中国译著概况简表译著类别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022-07-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1~1950年中国和西欧GDP比较简表

项目
年代(公元)
人口(百万)GDP(十亿1990年国际元)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西欧中国西欧中国西欧
159.624.726.811.1450450
100059.025.426.610.2450400
1300100.058.460.034.6600593
140072.041.543.228.1600676
1500103.057.361.844.2600771
1820381.0133.0228.6160.16001204
1913437.1261.0241.3902.35523458
1950546.8304.9239.91396.24394579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整理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6 . 如表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妇女问题的部分文献统计。这反映出
1919年李达《女子解放论》
1921年陈独秀《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
1922年李大钊《现代的女权运动》
1922年中共“二大”《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
1920年—1923年陈望道《妇女评论》
1923年一1924年邓颖超《女星》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扩大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C.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D.民主革命社会基础逐步扩大
7 . 有学者统计古代纪实小说《太平广记》中唐代妇女经商情况,大约有32人,其中未见家人记载的妇女19人,其余多是夫死寡居或丈夫情况不详者。就经营内容种类而言,从事旅店、饭店和酒肆经营13人,从事日用品经营10人,不详者6人,从事其他经营3人。由此可推断
A.唐代妇女经商成为普遍现象B.唐代妇女经商范围广种类全
C.唐代妇女经商不占主导地位D.唐代妇女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材料一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就一直继承下来。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保证这种集权的巩固。有必要通过官营手工业来控制经济命脉。所以,加强盐、铁、酒的官营和各种有关国计民生产品的生产控制就成了一项传统的基本国策。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手工业机构,并具有中国历史特色。从春秋战国起,官用手工业就在手工业生产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如楚国的官营手工业就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重要生产行业和部门,而民间手工业只是它的补充。西汉时,“三服官作工各数干,一岁费数钜万。蜀广汉主金银,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费五千,东西织室市然。”官营手工业者长期没有人身自由,这是“工商食宫”奴隶制残余在封建手工业中长期影响的结果。秦汉时代官管手工业者的基本成分是毫无人身自由的奴婢、刑徒和百工。六朝时,官营手工业者身份地位虽通过征调制确立了手工业工匠身份略高于奴婢、刑徒,但政府对他们的控制更加强了。政府对他们的统计是以家为单位的,其户籍是世袭而不能随意移动的。南朝后期帝王随意将工匠赐予臣下,其命运之悲惨可以想见。

——摘编自王素琴《试论中国与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材料二 英法没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官营手工业。古罗鸟奴隶制官营手工业在蛮族入侵者铁蹄的践踏下,随着封建制的建立而衰落了。在封建初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土地等级分封,使王权衰微,国王处于无权地位。既无庞大的官像机器,也无常备军。这就没有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的需要和可能。作为封建政权的基层组织是庄园。庄园既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既生产城市需要的各种食物,也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少量手工业商品。所以,要说英法也有官营手工业的话,它是原始的、是萌芽性的。在英法这种官营手工业中,工匠拥有自己的独立经济,这些工匠的生存条件的好坏与封建的经济状况毫不相干,而不像奴隶那样与封建主利益攸关。由此而决定了他们的生产目的只能是壮大自己的独立经济,以求摆脱人身依附的境况,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英法封建晚期,政府主要通过法规和专制权来控制和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如对一些传统的手工业行业,都是通过一般性的工业法来控制的,但效果不佳。近代以来,英法都将扶植和控制新兴工业视为国策,其中专利权是一项重要措施。事实上政府对专利者具体采取的生产方式多不加干预,总的来说,政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力度是不强的,措施也比较简单。致使许多新兴工业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逃脱了政府的控制。

——摘编自王素琴《试论中国与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英法的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之处,并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给英法社会带来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他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予、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茨地区的金匠谷登堡研发了涉及用刷机的一些单独或合并铸成的“小块”和铅制的“模具”。1457年,第二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智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材料三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刷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中后期欧洲印刷业蓬勃兴起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法国“印艺社”的特点。
2020-05-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材料一     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科学发现始终是在继承与突破传统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中世纪末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提出质疑。哥白尼在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基础上,经过长期推算,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日心体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学说……1781年,一些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先后发现了海王星与冥王星。

材料四  1956年,国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本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确立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再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截止到1970年,我国国防科学技术领域以及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成就。

——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主要领域和研究方法两方面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特点?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1956年)到1970年,我国国防科技领域及航天领域取得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成就的表现。
2020-04-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