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表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妇女问题的部分文献统计。这反映出
1919年李达《女子解放论》
1921年陈独秀《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
1922年李大钊《现代的女权运动》
1922年中共“二大”《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
1920年—1923年陈望道《妇女评论》
1923年一1924年邓颖超《女星》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扩大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C.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D.民主革命社会基础逐步扩大
2 . 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近代以来,欧洲和中国先后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各自文化的发展。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观点,并指出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陈独秀为弥补旧文化“不足的地方”而付出的努力。
(3)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想法。
2021-03-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欧洲,西欧出现了封建社会,东欧拜占庭一度强大;在亚洲,突厥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在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这表明世界各区域文明
A.具有多元面貌B.完全没有联系
C.不存在阶级斗争D.宗教信仰相同
2020-08-18更新 | 396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2020-01-04更新 | 696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如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得到秦孝公重用。公孙衍、张仪也通过过人的辩术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成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风云人物。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中(申)君,食客都达3000人以上。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每次公民大会开始后,传令官会向全体与会者发问:谁要发言?任何人都可以应声而起。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者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卡奈人》中,穿着破烂衣服、被称为叫花子的狄开俄波利斯也走上讲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除了少数走上讲坛的人,台下的数千名听众也可以自由行使他们的发言权,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把演说者直接赶下台。

——摘编自崔丽娜《演说自由与雅典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演说与战国士人游说的差异和原因。
2019-12-01更新 | 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概括材料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7 . 19世纪晚期,中产阶级的社会不再希望妇女外出工作,相反鼓励妇女献身于传统的事业,如养育子女、管理家庭,以及保留传统家庭的价值观。由此可知
A.工业革命对家庭的影响不大
B.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的地位很低
C.工业革命使家庭发生了分化
D.无产阶级家庭妇女的地位很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2019-05-02更新 | 401次组卷 | 72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A.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
C.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10 . 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某学习小组就中国近现代宪政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梁的共同主张。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中是如何体现“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你认为该小组通过以上材料的研究学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