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4 道试题
1 .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材料二   1870﹣199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购物中心利用人工智能定制营销策略,通过算法向顾客推荐商品,网约车公司会依据乘车人数多少来浮动定价。上述变化反映的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B.社会信息化C.政治多极化D.文化多样性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3 . 民族交融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ū)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逋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九》

材料二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四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阅读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阅读材料二、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说法,简要说明理由。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列举隋唐时期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
2023-11-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19世纪,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C.D.
5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消费品价格越高,消费价格指数越大。如表是英国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此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年份(年)1475152115591597
消费价格指数100167407685
①城市发展,社会总需求增加   ②殖民者掠夺的金银运回欧洲
③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④封建主衰落和劳动人民贫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7-21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探寻图表中的世界发展历程

材料一   15-17世纪其他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工业革命及其扩展示意图

   

材料三   1870﹣199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对比16世纪前后主要新航路的开辟,概括 15﹣17 世纪其他航路开辟的特点,简述全球航路的开辟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三个角度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3)阅读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2023-08-0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近代各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理想。结合所学,分析各阶层理想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   



(2)民族独立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基础。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材料三   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



图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   图2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表

1932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赴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小组出线
1984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共取得15枚金牌
2008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22北京、张家口将主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谈谈对取得上述成就的认识。
2022-01-1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山东地区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古代哪个时期对山东地区的管辖?从中概括所采取的行政管理制度并简述造成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地区管辖的?元朝为什么实行这种地方行政制度?
(3)结合材料简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历史作用。
2021-12-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中国古代,皇后的废立一度是“国家大事”,并产生了外戚干政现象。直到唐高宗时,皇帝听从李勣的意见,把皇后废立作为皇帝“家事”处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并贬黜其舅父长孙无忌,才基本告一段落。这种变化反映了
A.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世家大族特权地位被打破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10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加强
C.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D.儒学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