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民主思想与实践。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


(1)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
时间16世纪18世纪

言论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若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法】伏尔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莎士比亚、伏尔泰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3)从对1787年宪法的研究上,指出上述两则材料的史料类型。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和所学,辩证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

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制定了新宪法。但是,因奉行金元与枪炮并用政策的美国干预等原因,国内冲突不断,军事政变频繁。19347月,拉萨罗·卡德纳斯当选总统,依照新宪法原则实行改革。他实施废除封建大地产法令,在6年任期中使将近100万农民无偿得到4500万英亩土地;1937年把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国有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工人组织要求,签订了有利于工会的各集体合同;19383月,改组以军事寡头为主体的执政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等等。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使墨西哥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卡德纳斯改革。(要求:概括材料内容,分析原因,解释作用,并提出总体认识)
2022-05-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为明代后期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主图部分勾勒了世界轮廓和经纬度,并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四个角落分别绘制了南北半球、日月食等天文地理信息。下列对该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②迎合了中国“天朝上国”观念
③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④反映了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下表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党员人数
1921年7月53
1927年4月5.7万
1927年4月后1万
1934年30万
1937年初4万
1945年4月121万
1949年10月448万

①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是导致党员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②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道路调整使共产党力量得以保全
③严酷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使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曲折复杂
④共产党不断克服自身的失误在探索中逐步地发展壮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3-30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探索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品质。它集中反映民族的禀赋、个性与气质,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初以“国魂”来指代“民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一文将中国魂的实质视为“爱国心与自爱心”,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质。这一时期,“国粹、立国精神、国族精神”等词语也曾被用来表示“民族精神”这一概念。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从公德、进取、权利、自由等方面论证民族精神应该包括的新民特性,希望通过培养具有近代国民意识的“新民”,达到“重塑国魂”的目的。1904年《江苏》杂志上发表的《民族精神论》一文,是目前所见最早以“民族精神”为题的文章,作者将民族精神的发挥与民族的兴衰相联系,迫切盼望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民族精神。

1912年,梁启超提出“国性”的概念。把语言、文字、思想等代表民族文化的“国性”视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民族精神”。严复强调忠孝节义“实为国民之特性”,为立国精神之所恃。其主张被企图复辟帝制的当政者所利用,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中腐朽思想与愚昧观念的猛烈批判。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新的思想资源,民主、科学、自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界提出民族复兴的本质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复兴民族文化与发扬民族精神密不可分,论证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抵抗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根本特性,并将发扬民族精神直接与动员民众抗战热情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使民族精神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使抗战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固树立起来。

——摘编自唐海涛《近代中国对民族精神的探索》


根据材料,请对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探索历程进行解读。
5 . 下表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统计表(单位:亿两)。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1870年1890年1908年1920年1936年
国内生产品9.6810.3218.0257.61109.01
进口商品0.711.424.978.4911.16

①国内市场商品总量不断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③列强倾销商品,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家政策调整和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市场商品总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文物事业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知识分子还遵循北宋以来逐渐形成的金石学传统,将“金石”类文物作为研究材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类文物包括青铜器、石刻碑碣以及简牍、封泥等带有文字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可供人鉴赏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多为私人收藏,具有较强的私密性。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要发挥文物开启民智的作用,就必须让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也就是仿效西方创办博物馆,提倡文物公有。康有为还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张謇也提出了类似主张,并于1905年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梁启超强调了地下埋藏物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后,国人文物主权意识不断高涨。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时“拟用飞机将所得之材料运往外国”,此举立即遭到学术界的强烈反对。北京学术界成立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要求采集物“绝对不得运出国外”。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

——摘编自臧志晗《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简史》、李建《民族觉醒下近代中国文物保护思想的嬗变》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金石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
2022-01-21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但丁在《神曲》中把市民阶级的代表贝亚特里丝描绘成引领天堂之门的向导,这种艺术构思增强了祛除教皇神圣魅力的符号作用,象征着世俗之人同样具有自主升入天堂的能力。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和民主愿望
C.严重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D.包含了信徒人人平等的现代市民宗教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材料一 166011月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皇家学会的学术活动主要是举办科学研讨活动,在讨论中加深对科学的认识。皇家学会1665年创办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主要刊登会员的论文、研究报告等,世界上很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在刊物上发表过,如牛顿力学原因、哈雷彗星等。学会设立12种奖章、8种奖金等,表彰人们在科学上的发现。享有皇家学会会员资格,就有较高科学荣誉,成为全世界备受敬仰的科学杰出人才,如牛顿、法拉第、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等。

——摘编自吴海涛《近代西方科学组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

材料二 牛顿生于16421225日,他的父亲于三个月前病逝,家境贫寒。16616月牛顿进剑桥大学,当时剑桥大学的纨绔学生流行喝酒、打牌,称这是“单纯的娱乐”。牛顿是个穷学生,母亲存的钱只够付学费,他必须做老师实验的助手,才能赚取生活费。亨利·摩尔是牛顿的老师,他发现牛顿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利用假期,将要上课的所有课本都看完,等到上课时,牛顿已经在看比那门课更进阶的研究报告了。

——摘编自《牛顿的生平与信仰》

材料三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1669年,27岁的牛顿当上了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在哈雷的鼓励下,牛顿全力投入写作一本著作,系统总结他关于动力学和引力问题的研究。花了不到18个月的时间,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于1686年完成。《原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说它开创了理性时代也不过分,因为正是从这里,人类思想获得了可以用理性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勇气和自信。

1689年,牛顿代表剑桥大学当选国会议员。……1703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主席,以后连选连任,直到去世。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皇家学会为科学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牛顿的成功之路。
要求:概括牛顿的成就,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价值,并提
出总体认识。
2021-07-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元、明清时期的货币演变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期,“每一交易,动即十万”,货币需求量大增。在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地区的海外贸易中,大量铜币流向海外。钢币还大量流入北方各族,“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为克服铜币缺乏之困,川陕地区使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从而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元对宋的统一战争的进行,元政府确定以中统钞回收南宋纸币,统一钞法。无政府强令,凡州郡国土及宗王所辖之地,莫不行钞。到元代后期,由纸币承担起主币的职能。元代汉藏商人的贸易,即所谓茶马互市就很活跃,元朝政府设置榷场,令民携带金银兑换成钞,并通过各种财政支出推行纸钞。元末,大量印制发行纸币,造成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明清时期,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大量产自美洲等地的白银流入中国,一举成为主币。明清时期的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摘编自《从铁钱到银两:两宋金元纸币的价值基准及其演变》《纷繁不稳的明清货币》《元代纸币在西藏地方流通考》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宋、元、明清时期货币的演变进行解读。
2021-07-06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玉米等美洲农作物传入亚洲和非洲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欧洲同亚洲、美洲、非洲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