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表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政权都兴庆,制度仿北宋,创制文字。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鲜卑、女真、蒙古、满洲B.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2 . 下图为一名同学在学习两次世界大战间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时制作的知识表格。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有(       
事件领导力量方式成果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和国大党非暴力不合作等迫使英印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中国国民革命国民党和共产党工农运动、武装斗争等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其他印尼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越南反法斗争;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阿富汗抗英斗争
①参与范围广泛②斗争方式多样③无产阶级政党参与领导④瓦解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15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的这些航海壮举,是自农业在几千年前被缓慢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葡萄牙人的航行,将世界上两个充满活力和财富,却没有通航的地区连接起来。西班牙的航行,则让两个曾有人居住,但远隔万里且互不知晓的世界发生了接触。

——[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运用预算政策刺激需求,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70年代,出现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各国政府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其共同点是加强市场调节,缩小政府作用。

——摘编自李景治、林苏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不可逆转。但近年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浪潮,在经济上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政治上表现为右翼崛起,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直接原因是全球化过程中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之间的对立;重要原因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何美琳《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当代世界逆全球化现象》

(1)依据材料和上图,分别写出“葡萄牙人的航行”和“西班牙的航行”路线所对应的图中序号。分析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行给世界和欧洲带来的影响。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分析调整的原因。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逆全球化”现象的认识。
2022-05-3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统一多民族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 “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请完成下列表格。

秦汉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表

秦始皇汉武帝影响
中央三公九卿制内外朝
地方
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北击匈奴,
南伐百越
拓展疆域
巩固大一统

材料二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宋太祖如何对地方“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材料三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贤明的君主,以下是其统治期间中的重大举措:

①智擒鳌拜            ②治理黄河             ③统一台湾            ④反击沙俄

⑤册封班禅            ⑥奏折制度             ⑦平定三藩            ⑧引进农作物


(4)根据材料三所列史实提炼主题,并列举符合主题的举措序号。
(要求:每个主题的材料序号至少两条以上)
例:主题:恢复发展经济   举措:②⑧
5 .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C.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D.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9-09-22更新 | 934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6 . 古往今来,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回答: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
——《简明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某班学生在学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时,列表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和“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的有关知识。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3)材料二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两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53—1960年;1979年以后),分别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可以得到抚恤金。
(4)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
2016-11-18更新 | 10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文综)
7 . 下表所列不平等条约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不平等条约解释
A《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北京条约》促使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AB.BC.CD.D
2024-04-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概况。由此可知,这两个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年创建,共125个持股人,英格兰女王授予其皇家特许状,给予其对中国、印度等国的垄断贸易权。将英国毛纺织品输入上述地区,将陶瓷、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赚取利润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由荷兰政府参与赞助,大商人集股成立。公司从政府获得特权,长期垄断欧亚香料和胡椒贸易,从中获利
①都是政府与商业资本结成的联盟       ② 都体现商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③都实践了自由竞争的经济学理论       ④ 都加速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某学校开展了“新航路开辟与世界格局”的研究性学习,下表为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序号时间大事记
1493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美洲时把甘蔗、小麦、柠檬、洋葱等作物,还有牛、马、鸡、羊等家禽和家畜带到美洲
1501第一批非洲黑人被运抵美洲西印度群岛
16世纪10年内(暂时或永久性)离开欧洲的人口达到230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571-1591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西班牙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1580-1590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运至印度果阿,每年达3000余担,价值白银24万两

(1)依据上述材料,概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又以棉织品为大宗。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增长最快。这些原料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19世纪中期后,工业制成品、原料、食品等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工业国已经不再是英国一个国家,还包括欧洲和北美各国,还有亚洲的日本。而原料的供应地也不再是少数殖民地,而是世界所有落后的地区。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2)依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卡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①《联合国家宣言》(1942.1
示例:
历史事件:《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1942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②雅尔塔会议三巨头(1945.2

③《联合国宪章》签字(1945.6

(4)二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模仿①的示例,从②、③中任选一则,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4-04-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10 . 下表为1949—1953年中国城乡人口统计表,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城镇人口乡村人口
总数(万人)所占比例(%)总数(万人)所占比例(%)
1949576510.64840289.4
1950616911.24902788.8
1951663211.84966888.2
1952716312.55031987.5
1953786213.35097086.7
① 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促进乡村人口增长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人口城乡结构   
③ 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 ④ 总人口增长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3-3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