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0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施政思想的变迁对于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专制主义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术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这一招胜于亡秦之焚书禁学、严刑酷法,不用杀人之身,就能灭人之心,成就韩非的“以法教心”的超常效果。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

——摘编自薛国中《逆鳞集:中国专制史文集》

材料二   “六艺”即“六经”……从战国到汉代,“六经”早已取得公认的“圣典”身份……是“古圣先王”治天下的记录,而“百家”则是战国以下诸子的私家言论……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

——摘编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治国思想与孔孟治国思想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7-27更新 | 368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公元1000年前后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一:公元1000年的欧洲布满了一个个由公爵、伯爵、男爵或主教统治的小公国,这些公爵、伯爵和男爵都曾向国王宣誓效忠,国王赐给他们“封地”来换取他们的效忠和一定数额的税金。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方式落后。因此,这些国王或皇帝的代表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一时期,森林、荒野纷纷变成农田。人口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离开村庄,涌入城市。这些人渐渐成为手工艺人。为了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交换,他们的产量越来越大,这就带动了交通与贸易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资金的流动。欧洲北部形成了以波罗的海和北海为中心的广阔商贸区。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商人们在海岸边建起了小贸易站,或者在港口定居下来,形成了一个个街区。

材料二:公元100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国人的对外贸易联系更为广泛。他们跨越半个地球,向中东、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客户出口高端陶瓷和其他制成品,而这些国家的供应商也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商品。中国人没有经历全球化的准备阶段,他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公元1000年前后欧洲与中国各自的时代特征。
2023-05-27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启蒙思想

材料: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在启蒙思想家中,自然神论者占多数,其中包括伏尔泰、孟德斯越、卢梭在内。他们既要坚决摒弃体现封建神权的传统上帝,又未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旧观念,他们设计出来的上帝是关心人类“共同利益”的,能够体现卢梭所强调的人的“公共意志”,而且是自然规律的化身。材料二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他们在哲学上继承和改造了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唯理论,彻底抛弃了宗教的外衣,推进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启蒙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外历史史实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023-05-27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下图是漫画1884年《俾斯麦主持柏林会议》,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宣布德国实现统一,成立德意志帝国
②会议达成“有效占领”的原则,实行的是“地图上的作业”
③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会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05-27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基督教诞生后的1500年里,其教义长期把劳动和财富看成是一个消极的因素。宗教改革后,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拣选某人得救的迹象可能就包括一个人在世俗职业上的成就一上帝的护理使其成为可能。于是,勤奋工作和物质成就会受到赞许。中世纪的隐修生活被弃绝,取而代之的是在世俗世界符合上帝旨意的奋斗。这说明(     
①西方新教伦理出现了对财富态度的转变
②人的价值立场和取向影响人的行为
③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人们态度的转变深受自由主义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5-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1950年至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使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信任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国防力量,还改善了工业布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 .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古代中国边疆问题时使用的概念。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边疆政策以“内边防务”为主,而到明清时期则是以“外边防务”为主。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②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③中华民族以融合成密不可分的整体④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5-27更新 | 59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说,直到清朝,蒙古、西藏、回部各藩部才真正实现了“内化”或“中国化”。这种说法是从华夏王朝的角度考虑的,以华夏为“内”和“中国”。如果从文明融合的角度来说,清朝实现了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全国一盘棋”,第一次对草原实现了中央政权的直接管理。清朝时期能够实现草与禾“全国一盘棋”的条件有(     
①农耕经济向边疆地区发展       ②在中央和地方设机构对边疆地区直接管辖
③平定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④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 . 曹魏时期“八议”正式入律(“八议”是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北魏律》与《陈律》中“官当”入律。(“官当”是指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与此同时,“重罪十条”罪名的确立(“重罪十条”经过《开皇律》的改造,形成了“十恶”制度,为后世封建各朝代所沿用)。中国古代法律的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     
A.进一步强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法律儒学化的特点
C.中华体系的完备D.教化百姓的乡约与法律合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