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下图是漫画1884年《俾斯麦主持柏林会议》,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宣布德国实现统一,成立德意志帝国
②会议达成“有效占领”的原则,实行的是“地图上的作业”
③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会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05-27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在国际交往与交流中,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

材料一: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以商业活动和传教为滥觞的。丝绸既作为商品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引起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古国的向往。之后的天主教传教士们对于这么庞大的帝国能维持政治上的大统一,儒家及儒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能被普遍接受,以及中国极少宗教战争等印象深刻且佩服。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外交官等写了大批报道和书籍,我国国际形象骤然失色。美国传教士描述“中国社会如同中国的景致一样,远看好看,近则臭气难闻。”在美国1870年间爆发了排华浪潮,中国人到处受歧视被排斥。“中国佬”、“中国蛮子”,“黄货”等贬词也由此产生。

材料二:1984﹣1985年,由于我国国内形势越来越好,改革成果显著,国外舆论纷纷变调。美国《时代》周刊评选邓小平同志为“1985年风云人物”,特辑则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该刊虽提到我改革中的一些困难,表示了某些疑虑,但总的调子是称赞改革,而且提到世界历史的高度,称我国改革是一项伟大试验,并大加肯定和赞扬。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的中国典论形象中,中国似乎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改变的东方专制社会。那里践踏人权政治腐败道德堕落;它的经济的确在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为它将“助长邪恶的力”。20世纪中国的国际舆论形象,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结束。


(1)阅读材料一,解读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材料二中,国外舆论是如何评价中国的?简述这一变化的国际背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是怎样的?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哪些转变?
2023-05-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一个国家的阅读史也是它的精神史、成长史   
1949年—1965成人教育、夜校、识字速成班大量涌现,国家对于阅读的政策主要在于配合引导速成教育;中央人民政府曾做出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提出争取三五年内使职工中的文盲能阅读通俗书报。重视对青年学生、儿童阅读的指导。19491210日《人民日报》出现第一则与阅读直接相关的报道,介绍了保定人民教育运动的相关情况:“在阅览工作方面,清理了五万五千一百余册书籍杂志,将其中含有封建色情及反动因素的读物,予以清除”
1966年—1977中国大陆的国民阅读活动与政治的紧密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权力机关对阅读内容进行了严格检查和管控。作为极具典型意义的阅读现象和社会集体记忆,《毛主席语录》和其他革命红书成为读者覆盖面极广、发行量极大的必读书籍。
1978年—2000西方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重新被国人品读研究,国内较为关注与阅读有关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研究。1991年新闻出版署启动常备图书制度,满足读者最基本的阅读需求。《人民日报》报道关注了北京日报与北京图书大厦、新浪网文化频道联合主办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征文活动。
2001年—2017《人民日报》报道了法国研发出可供盲人通过电脑“阅读”的报纸;20064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阅读作为重大事项列入法律,《人民日报》对“世界读书日”及全民阅读活动给予更多关注;各地公共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不用跑来跑去,利用电子书阅读器下载电子资源,可随时随地阅读。

——摘编自吴赟、孙梦如《当代国民阅读生态的历史演进及特点——基于《人民日报》相关报道(19492017)的文本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新中国的阅读史发展进行解读。
2023-03-26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理论与实践

材料:《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书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解读以上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需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周王室手中D.必须严格地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下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何尊的铭文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义民”句。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在《梓材》篇中也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
A.“何尊”是实物史料,《尚书·梓材》是文献史料B.《尚书·梓材》记录的比“何尊”更详细准确
C.二者记录产生于同一时期D.“中国”特指西周王室的成周洛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公元8世纪初开元年间,史称“开元杂报”。早期的这类杂报还带有“新闻信”的性质。到了宋朝后,才有了正式的官报发行制度,这类官报,多数情况下被统称为邸报。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给皇帝的奏章,以及官吏的任免消息。邸报一般只在封建政府的各级机构里传阅,并不公开出售。

《申报》创刊于1872年,从创刊起,就很注意采访工作,每逢战争爆发,报馆还专门派出记者到前线去采访新闻。在通讯方式上,《申报》也作了不少改进。1882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殿试发榜了。《申报》驻北京的记者把榜上的名单用快马在当夜赶送到天津,再用电报拍往上海。

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公开宣传变法的第一家报纸。《循环日报》的主编王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的文章对以后的维新派报刊的政论风格有很大的影响。1902年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也是一个主张维新变法的报刊。早期《大公报》的文字比较通俗,不少新闻都是用北京话或天津土话编写的。

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和1918年创刊的《每周评论》,这两个刊物勇敢地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报刊。毛泽东同志主编的《湘江评论》,这个刊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宣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依据上述材料解读中国报刊业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2021-04-12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首相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9世纪初,汽车、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激增,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媒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1)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楚,归纳准确完整。)

材料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3)阅读上表,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某一个侧面,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例如:关键词:国民党、三民主义

主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添加关键词:孙中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的权利不断扩大
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8-11-25更新 | 318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