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在国际交往与交流中,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

材料一: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以商业活动和传教为滥觞的。丝绸既作为商品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引起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古国的向往。之后的天主教传教士们对于这么庞大的帝国能维持政治上的大统一,儒家及儒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能被普遍接受,以及中国极少宗教战争等印象深刻且佩服。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外交官等写了大批报道和书籍,我国国际形象骤然失色。美国传教士描述“中国社会如同中国的景致一样,远看好看,近则臭气难闻。”在美国1870年间爆发了排华浪潮,中国人到处受歧视被排斥。“中国佬”、“中国蛮子”,“黄货”等贬词也由此产生。

材料二:1984﹣1985年,由于我国国内形势越来越好,改革成果显著,国外舆论纷纷变调。美国《时代》周刊评选邓小平同志为“1985年风云人物”,特辑则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该刊虽提到我改革中的一些困难,表示了某些疑虑,但总的调子是称赞改革,而且提到世界历史的高度,称我国改革是一项伟大试验,并大加肯定和赞扬。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的中国典论形象中,中国似乎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改变的东方专制社会。那里践踏人权政治腐败道德堕落;它的经济的确在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为它将“助长邪恶的力”。20世纪中国的国际舆论形象,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结束。


(1)阅读材料一,解读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材料二中,国外舆论是如何评价中国的?简述这一变化的国际背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是怎样的?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哪些转变?
2023-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理论与实践

材料:《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书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解读以上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公元8世纪初开元年间,史称“开元杂报”。早期的这类杂报还带有“新闻信”的性质。到了宋朝后,才有了正式的官报发行制度,这类官报,多数情况下被统称为邸报。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给皇帝的奏章,以及官吏的任免消息。邸报一般只在封建政府的各级机构里传阅,并不公开出售。

《申报》创刊于1872年,从创刊起,就很注意采访工作,每逢战争爆发,报馆还专门派出记者到前线去采访新闻。在通讯方式上,《申报》也作了不少改进。1882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殿试发榜了。《申报》驻北京的记者把榜上的名单用快马在当夜赶送到天津,再用电报拍往上海。

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公开宣传变法的第一家报纸。《循环日报》的主编王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的文章对以后的维新派报刊的政论风格有很大的影响。1902年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也是一个主张维新变法的报刊。早期《大公报》的文字比较通俗,不少新闻都是用北京话或天津土话编写的。

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和1918年创刊的《每周评论》,这两个刊物勇敢地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报刊。毛泽东同志主编的《湘江评论》,这个刊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宣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依据上述材料解读中国报刊业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2021-04-12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首相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9世纪初,汽车、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激增,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媒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1)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楚,归纳准确完整。)

材料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3)阅读上表,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某一个侧面,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例如:关键词:国民党、三民主义

主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添加关键词:孙中山

5 . 利用表格整理和归纳历史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表格中的国家领导人与其相关活动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总的背景帝王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
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甘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光绪皇帝20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摆脱民族危机,向近代社会迈进
③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03-22更新 | 479次组卷 | 6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羁縻制度是封建国家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怀柔、抚绥制度。

材料一: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边郡制、册封制与羁縻府州、土司制这三阶段。西汉把在边疆地区新设的郡称为边郡,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在边郡设立两套官系统,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派遣的流官系统,二是也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但由当地原民族首领世袭充任的土官系统。少数民族原有的部落和人民由土官管理,不缴赋税。

材料二: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王,回纥历代可汗必须经唐册封才能正式即位。唐一代,在西域(今新疆与中亚)、东北岭南、外蒙古等地共置羁縻府州近千个。唐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共23次,唐高祖的19个女儿中近半数嫁给了少数民族首领。

材料三:元朝在边疆建立土司制度,除最高一级官署外,其它官署由地方少数民族世袭。土司的地区比唐代的羁縻府州大为减少,中央政府的控制比唐代有力。清代,在土司比较集中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的土官共112人,比明朝减少了很多。

(1)阅读材料,概括羁縻制度每个阶段的特点。
(2)阅读材料指出羁縻制度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女真封建化

材料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7世纪初更名为“靺鞨”,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为强盛。粟末靺鞨先后派使臣朝唐达132次,向唐朝求学,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照搬唐朝。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将名字改为“女真”,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政治上推行勃极烈制度(氏族贵族议事机构),军事上推行猛安谋克制,文化上将汉人正楷和女真语言杂糅创制“女真大字”。金太宗即位后,模仿辽、宋之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取士。金熙宗时期,废除女真旧制,由三省制度取代勃极烈制度。君主继承方式由传统的兄终弟及改为父子相传。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金国迁都至中都,金国政治中心从女真族故地转移到了中原汉人居住的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金世宗时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遇到灾年,则免除租税,减免劳役。宋金议和后,金陆续恢复并增设了与南宋、西夏的榷场,保证了国内经济、贸易的稳定发展。在文化上,世宗采取兼容并蓄的做法,既不抛弃女真文化,又利用、吸收汉文化以提高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


(1)依据材料,概括女真族封建化的特点及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女真族封建化的意义。
2023-03-27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边鄙……先帝《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国家)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县官(政府)鼓铸铁器……民用纯弊,割草不痛,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搙(nuò,锄草)、土櫌(you.碎土的农具)、淡食,百姓疾苦之。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的原因,并简述其影响。

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资易》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明代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认为:“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张居正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这些主张的意义。
2023-01-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基本方面之一

材料一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党要建设成为一个群众性的党,首次明确提出“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1925年召开的中共四大,明确提出建设一个“以宣传为主的政治小团体”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群众性政党。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还不足千人,中共四大后,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得到迅猛发展。到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时,党员数量已达57967人,在两年多时间里增长了近60倍。与此同时,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也获得较快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四大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2)结合所学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动群众争取抗战胜利的。

材料三   1980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并提,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认为这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该决议给“群众路线”下了科学的定义:“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对“听取群众呼声,代表群众利益”进行论述。
2021-04-12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败的德国不仅丧失了五分之一的领土,而且本国国土被四大国分区占领,丧失了主权独立。《占领法规》规定:联邦德国的外交、国防、外汇及对外贸易须受盟国管制,立法、行政、司法亦须接受“盟国高级专员公署”监督。战后盟国严格管制德国工业经济,执行旨在剥夺德国工业生产能力的设备拆迁计划,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在国际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已被破坏,德意志民族主义因为纳粹而声名狼藉。战败国的屈辱,国家的分裂,加之困苦不堪的生活,使德国民众的理想和信念彻底动摇。


(1)依据材料概括二战结束时德国所面临的困境。

材料二   19499月,康拉德·阿登纳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并亲自兼外交部长。阿登纳在接见记者时多次呼吁德法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第一次访问联邦德国之后,于5月宣布创建“一个强大的、各国可以自由参加的生产共同体”管理西欧的煤炭和钢铁资源的“舒曼计划”。195410月,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加拿大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协定》决定终止对联邦德国的占领,《巴黎协定》于195555日正式生效,联邦德国终于赢得了独立主权。战后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的核心是经济自由、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在坚持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前提下,强调社会秩序与国家的宏观调节。再加上“马歇尔计划”的帮助,联邦德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60年,德国一跃成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200311月,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曾进行过一项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阿登纳居于首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德国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你对阿登纳受到德国民众如此尊重有何看法?
2021-04-1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