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82—1990年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综合分析可知,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0-05-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考古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请根据所学,回答以下四组问题。

第一组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旧石器时代的部分考古成果

北京周口店遗址周口店遗址历经百年发掘,发现了近10万件“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石器、数百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丰富的用火遗迹。尤其是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用火证据是世界同时期古人类遗址中最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发现的灰烬层最厚处约达6米,这个重要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追溯到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经过100年,尤其是最近30年来考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许家窑—侯家窑、虎头梁等数百处古人类活动遗址,记录了东亚人类近200万年来的连续演化历史,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丁村遗址作为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发掘研究的旧石器遗址,开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和持久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旧石器考古事业的发展,对于构建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起到了关键作用。
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水洞沟遗址不仅标志着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遗址之一,在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请您根据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特点(提示:从发掘地址、发掘成果等方面思考)。并分析考古学的发展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

第二组曾随之谜在今天湖北境内,传世文献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

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
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铭文: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以长辞夏。
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
(2)指出解决“曾随之谜”的主要方法。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

第三组秦朝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材料1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材料2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3 文字:迁陵洞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3)分别指出材料1和材料2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材料4   关于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历史文献记载说法不一。参考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学者调查测定数据,可知秦始皇陵陵丘土方数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胡亥即位,“九月,葬始皇郦山”;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宣布“郦山事大毕”,可见秦始皇陵复土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236日。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水雨,除兴”,排除土方工程遇雨被迫停工等情形,可以进一步推知施工日期。成书年代比较接近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载有土方工程应用算题,其中可以看到当时“土功”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应如《史记》记录,大致在“七十余万人”左右。

——摘编自王子今《秦始皇陵考古与秦统一历史意义的新认识》


(4)在推算秦始皇陵用工人数时,请举例说明学者用到了哪些类型的史料?

第四组西汉海昏侯墓园的考古发现。

材料1在南昌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刘贺被册立为昌邑王十三年后,赶上昭帝去世。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刘贺,继承大汉王朝的帝位。但仅仅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就以“行淫乱”的罪名,废除其帝位,赐归敌国。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诏,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
材料2在海昏侯刘贺墓主椁室中出土了双折式的孔子像漆衣镜,因上面绘有世界最早的孔子像而备受关注。墓中所出简本《易》《春秋》《诗》系于王吉,《诗》《礼》又见于王式的情形,可以修正“汉博士皆专经教授”的成见。
材料3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约200万枚五铢钱,以1000枚为一串,首次以考古形式证明“千钱一贯”的货币校量制度最迟起源于西汉中晚期。
材料4考古在刘贺遗骸腹部发现了尚未消化的“香瓜子”。海昏侯墓发现随葬的“水稻、粟、大麻、甜瓜、梅等五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材料5海昏侯墓园5号墓,墓主可能为刘贺长子刘充国。清理时发现随葬多种玉器,“约240件加工成器中,约70%为和田玉”。“青藏东部缘边地带和中原内地的虫草贸易”。
(5)根据提供的5则材料,分别简析其从侧面反映了西汉社会发展哪些状况。
2022-10-13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从古至今,货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和西亚、印度的货币系统。其特点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这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也在不断变动,货币经济也起伏波动。

——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材料三   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货币形态变化简表学科   

阶段1
秦朝至隋朝
秦朝统一全国货币,通行半两钱。汉武帝时开始发行五铢钱,并且禁止私人和地方郡国铸造,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铸币权。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长期使用,是古代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阶段2
唐朝
唐朝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来的五铢钱是计重钱体制,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淡化本身价值,加强符号化特征,由重量货币发展到名义货币,是一个进步。开元通宝钱最早对铜钱成分配比加以制度化,有利于铸钱质量的提高。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成为后世铸造铜钱的规范。
阶段3
宋朝至明朝
宋元时期纸币大量流通,形成纸币和铜钱共同使用的局面。纸币自身无价值而法定价值大,能够适应大宗交易和大额支付需求。但宋朝和元朝政府往往利用滥发纸币搜刮百姓,弥补财政亏空。明朝初年力图恢复纸币制度,但是发行量过大,纸币不断贬值。纸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
阶段4
明朝和清朝
1840年前)
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有很高的价值,“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形成银钱并用体制。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可以避免封建政府操纵货币搜刮人民。白银货币化改变了支付手段,提高了结算效率,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大规模流通。但是,白银过度依赖进口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从材料来源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中“④拜占庭帝国金币”对研究中外贸易往来所具有的史料价值。观察材料一并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2)从材料三表格中选择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必须前后相继),概括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要成果表

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备注
能源1866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能源1882美国爱迪生发电厂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1893德国本茨开始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交通1894美国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交通和消费紧紧连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表格,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开发的新能源。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02-1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下列关于表格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
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创新与贡献
古希腊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任期制、议会制、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古罗马创造出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成为近代许多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
古代中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集中,皇权至上,中央机构职责分明、权力制衡、相互补充,中央有效节制地方。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
近代英国君主立宪、议会主权、责任内阁、政党政治
近代美国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民主制、政党政治
新中国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等

①属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研究范畴
②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③世界文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④不同文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及内容摘要。据此可知,该著作的研究主题是(     
目录内容摘要
第一章从代尔夫特看世界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
第二章        维米尔的帽子欧洲寻找通往中国之路的热情
第四章        地理课讨论欧洲人和中国人看待外部世界的不同态度
第五章        吸烟学校烟草风靡世界各地
第六章       秤量白银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
A.全球化世界的黎明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C.海上马车夫的繁荣D.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8 . 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关系的史实。据此可知,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旨在(     
时期史实
汉高祖时期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汉文帝时期汉遣使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赵佗表示“去帝制”“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A.确保边疆地区稳定B.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践行以和为贵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情况(单位:千人)统计。这表明(     

年份

敌后战场抗敌人数

侵华日军总数

占侵华日军比重(%)

1938

400

680

58%

1939

540

860

62%

1940

470

800

58%

1941

460

610

75%

1942

332

550

63%

1943

350

600

58%

1944

468

730

64%

1945

759

1089

69%

A.中国抗战决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走向
B.国共两个抗日战场协同作战
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D.中共抗战力量得到较大发展
10 . 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状况表。表中错误之处有(     
时间农业改革核心内容
1950-1952年土地改革消灭土地私有制
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公有制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公有,强调平均主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