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史料实证”是其表现之一。“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

下面一则材料是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

资料来源——《罗马法词典》《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第一段的四点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2017-11-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悬泉汉简详细记载了公元前39年的一次纠纷。4名粟特使节向敦煌的中国官员上诉,称他们卖的骆驼价钱太低,中国官员支付的是又瘦又黄的骆驼价,而他们的骆驼是又白又肥的骆驼。公元前39年,敦煌官员为这起纠纷下了定论:粟特人已经得到了合理的报偿。

——B王素《悬泉汉简所见康居史料考释》

材料二   “如此不尽人情地对待这些使节,可能是因为汉朝官员一直对粟特人怀恨在心,因为他们和汉朝长久以来的敌人……合作,因此故意少付钱以报复粟特人。”

——C荣新江《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注:悬泉汉简出土于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1987年发掘出35000多件废弃的文书,23000多件有汉字的木简。……大约2000根简有纪年,在公元前111到公元107年之间,这正是军营有人驻扎的时期。

材料三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答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材料四

美国总统任期起止对中国的政策
哈里·S·杜鲁门1945~1953对新中国实施“威慑”战略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953~1961对华政策为全面遏制思想所主导。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61~1963继承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制定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63~1969提出“遇制但不孤立”政策:在政治遏制的同时,在人员、信息和物资的交流方面放松限制。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69~1974调整美国对华政策:打开通向北京之路。逐步取消了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1974~1977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努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詹姆斯·厄尔·卡特1977~1981把与中国建交列入了议事日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81~1989强调与中国“长期、持久和建设性关系”,更加注重发展“全面关系”,包括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等。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1989~1993保持接触和合作的美中关系,但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宣布了一些制裁。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1993~2001“接触”与“遇制”交替使用,合作与竞争并行。

(1)上述材料中划线部分,就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而言,哪个是一手材料,哪个是二手材料。(填写字母)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丝绸之路贸易纠纷进行史实陈述的是哪个,对其进行历史解释的是哪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外交状况并简析其影响.(注意外交状况和影响依次作答)
(4)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美关系进行阶段划分,并依据史实说明划分依据。
2021-12-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传,Coca-Cola原译为“蝌蝌啃蜡”,在1928年悬赏征名酒动中,旅居英国的蒋彝教授因首创“可口可乐”而获得奖金。但有学者指出蒋彝自述1933年才前往伦敦、1935年翻译该译名,还发现了可口可乐公司注册商标的相关档案(图)。这说明(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农商部公示的“可口可乐”商标审定书
A.史学研究必须有一手史料B.文献史料价值高于口述史料
C.多源互证有助于去伪存真D.年代久远历史事实莫衷一是
2023-04-21更新 | 433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7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时,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的总量就在750—1000吨,其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此可见(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史学方法改变影响了历史解释
C.史学观念更新推动历史研究深入D.新史料的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
2022-12-19更新 | 21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青铜器克罍(léi),其内壁铸有铭文,如图,铭文大意为:周王对太保(周王室官职名,这里指任此职的召公奭(shǐ)说,你用(宣誓效忠的)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纪念此事铸造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1)阅读材料一,从中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义和团杀洋人、捣毁洋教、铁路,砍断电线……这些破坏完全出于对外来事物的敌视,这是蓄意破坏财产的罪行。

——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 在看待义和团的历史作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加以分析,不要在倒洗脚水的时候,把婴儿也一起倒掉了。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两位历史学家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记载?

材料四





清代姚锡光在甲午战后根据当时被日军占领城市绅民的口述整理成《东方兵事纪略》,详细记载了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的沉没过程。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致远”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 YüAN”(致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水浸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厘米、高1.5厘米。


(3)材料四所给图示史料中,有实物史料、有文献史料,更有兼具实物和文献特征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
(4)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写出判断依据。
(5)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中对文献资料的作用。
2019-08-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
7 . 某学习小组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题收集了下列相关史料,其中最能揭示历史本质的是
A.东北野战军使用的作战地图
B.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照片
C.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新闻报导
D.解放区支前民工口述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关珍珠港事件的起因和责任,美国学者莫根斯坦在其(珍珠港:私密战内幕》中提出了两个新的观点,认为起因是:第一,美国政府和军方高级决策者玩忽职……第二,“罗斯福有意让日本成功地袭击珍珠……”这说明
A.历史真相已随时间流逝,史学家完全可以各抒己见
B.探寻历史真相,需要有真实可信的丰富史料为依据
C.只要在研究中占有丰富的史料,就能找出历史真相
D.史料多如牛毛且纷繁复杂,历史的真相将无法辨别

9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注:【1】《罗马法词典》【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1)材料一中哪些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哪些是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填写序号即可)

材料二2014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

图一

清代姚锡光在甲午战后根据当时被日军占领域市绅民的口述整理成《东方兵事纪略》,详细记载了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的沉没过程。

图二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图三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2)请按照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标准对材料二进行类别划分。并指出“‘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考证时采用的历史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史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的作用。

材料三……为何要设立这块碑向德国赔罪呢?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须要中国在克林德就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陈独秀1918年的论述——《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

材料四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我读八十年来的中国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

——陈独秀1924年的论述——《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差别?你认为影响差别的因素有哪些?

2018-03-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官员。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一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简单释义为:春天二月以后,不可以砍伐山中的树木、木材,不可以在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此外,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比如《法律答问》,这部分内容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条,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直接给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这样的问答有效的解释了法律,解释了罪名有助于司法审判的精准。这种方式,到了后世经常使用。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二两千年前的秦王朝,我们对他的了解只能凭借前人记述:那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那个王朝暴戾无道……两千年前的秦汉法律,史料所见更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是法制落后、人重法轻?还是历史长河漫漫,史料湮灭不全?两千年后的我们难以一窥真相。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三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秦朝法律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法律与罗马法产生背景的不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