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8~1963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变化表明当时
年份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34.137.028.9
195926.142.830.5
196023.444.532.1
196136.231.931.9
196239.431.329.3
196340.333.026.7

A.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的卓有成效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C.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D.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中国工业发展停滞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话题,启智中学、致远、明德中学的同学们展开了一次交流。下表为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致远组

材料1: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缗而往。……"

——《汉书•地理志》

材料2:柘林、黄冈、南澳、樟林、东里、达派、海门、神泉等处皆为出洋之口,巨舶往来海上,运载土货至广州及闽浙,或远达南洋日本,转往外货输入。

——饶宗颐《潮州志.实业志》

结论1: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结论2:潮州地区港口众多,贸易范围广,产品远销海外
明德组

材料3: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昧的陵墓。墓葬中最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中国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材料4:依历史阶段统计,广东先秦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有4处、秦汉13处、六朝5处、隋唐五代43处、宋元72处、明110处、清代188处

——张晓斌、郑君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类型及其文化遗产价值》

结论3:广州已经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中心。结论4:史迹的数量代表历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程度。
(1)这次研究所使用的史料中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
(2)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2023-07-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2019-08-09更新 | 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4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四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2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中共中央、国务院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刊发,要求增加企业经营自主权
4中国开始颁发第一代身份证,"职业"等没有成为身份证内容
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10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放宽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了党在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规定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
11上海飞乐音响发行股票
12年终盘点:"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热词,中国现代企业诞生和企业家创业最为集中的一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4年)》编制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释放的活力"为题,对这一年的改革开放大事记写一个历史述评。(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22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和水稻B.玉米和甘薯C.马铃薯和小麦D.水稻和玉米
2022-01-08更新 | 511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2021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封是指封驳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3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
A.中央决策机制不断完善B.中央集权加强
C.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D.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2021-11-01更新 | 202次组卷 | 3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9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通鉴》一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国民收入的40—70%,国家物资储备的90%,都直接用于战争……美国的国家投资猛增,从1939年的54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158亿美元……。”这反映了
①二战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主要参战国都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
③战争使一些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发展了
④二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19-03-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的客观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界贸易朝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的客观结果
D.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2019-02-1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