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3 道试题
1 . 下图为英国政治漫画家布鲁克斯于1982年所作的漫画。图中的画家代表英国政府,实际的社会事业开支是骨瘦如柴的,画家却描绘成一个肥胖的女人。此漫画意在(     
A.揭露社会福利政策的欺骗性B.讽刺英国政党政治的虚伪性
C.肯定福利国家制度的社会价值D.揭示英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2024-01-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1813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俄国人教拿破仑跳舞》,图中的拿破仑随着左边农民的笛声跳戈帕克舞,右边的农民则挥舞着鞭子。该漫画反映的是(     
A.拿破仑远征俄国遭遇挫败B.俄国农民受到法国的剥削
C.拿破仑实施民族融合政策D.拿破仑促进法俄文化交流
2023-12-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重点高中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隋朝正式确立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下。办事流程如下图漫画所中。


材料二   (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这一机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漫画反映的是隋朝创立的哪一重大政治制度?请再举出隋朝的重大制度变革一例。
(2)材料二中的“行中书省”开始设置于哪个如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采取材料二中措施的目的。
(3)材料三中的“这一机构”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何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义和团运动时期,团民广泛使用揭帖漫画(下图的《射猪斩羊图》)进行反洋教宣传,“不仅在湖南各州县、长江中下游各省,甚至在遥远的甘肃、新疆,都争相传阅,风行一时”。这反映了
A.外来宗教遭到普遍打击B.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清政府支持义和团斗争D.中外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2022-05-07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这反映当时西方列强认为(       
A.“中国是一块肥肉,不咽不快”B.“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
C.“中国是沉睡的狮子,不要吵醒”D.“中国是一艘头等战舰,破烂不堪”
6 . 下面是一幅二战后有关美国和苏联的漫画。据此图可知,当时美苏两国
A.开始进入到冷战对抗状态
B.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军备力量已经达到势均力敌
D.世界性的军事冲突日益加剧
2019-05-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作品《留得残枝叶自生》(注:图中的×线是后人加的)。有人曾经这样评论这幅漫画:“清楚地表达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丰子恺之流还是顽强地保存他们的反革命力量,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的反革命阴谋。”请推断该评论出自于下列哪一运动中
A.“大跃进”B.“文化大革命”C.社会主义改造D.人民公社化
2019-01-30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见下图)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打倒孔家店"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运动的倡导者们猛烈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揭露儒家学说的危害性。

——高中《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物A、B、C分别是谁?他们属于哪一思想学派?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哪些思想主张?这是哪一位思想家?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派抨击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主要原因。

9 . 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画面中有名有姓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如:茅盾、老舍、周扬、巴金、冰心、赵树理等,在漫画的前面,有一首长达四页的“万象更新”解说诗,题目为《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不同
B.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相同
C.这是一幅反映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漫画
D.“双百”方针鼓舞下漫画所体现的这种蓬勃发展势头得到长期延续

10 . 近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伊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4)综合上述材料,指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