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法律在古今中外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年8月12日,拿破仑下令成立民法典委员会,编纂新的民法法典,在他的亲自干预下,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颁布实施。1807年,这部法典正式定名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确认资产阶级财产所有权原则,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法典》确认了契约自由和契约自治的原则,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人们在民法上是自由平等的,这种对所有法国人都适用的统一的民法,连同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各种立法,对于摧毁封建制度、强化资产阶级国家的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作用,也确立了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欧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100集》

材料二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民法起草作业曾经几次启动,但又随之几次中断,是因为社会体制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法律关系难以确定。后来立法机关鉴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需求和客观条件,采取先公布《民法通则》、分别制定民事单行法,如1980年的婚姻法、1985年的继承法、1986年的民法通则、1991年的收养法、1995年的担保法、1999年的合同法、2007年的物权法、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法律相对比较散乱、零碎甚至有冲突,在保护人的权利方面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不可能像民法典那样发挥出整体效应和统一规范,待条件成熟后再编纂统一民法典的渐进主义策略。

在一个成文法体系的国家,没有民法典,公域与私域之间的边界就是模糊不清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很难明确化、稳定化。因此,我们的确需要一部高质量的、适应结构大转型趋势的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编自安徽凤凰网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2023-12-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志华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579亿千克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A.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B.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C.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D.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022-12-04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中国(       )

时间

领导人

会议

所作讲话

2002年

江泽民

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

《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2012年

胡锦涛

G20峰会

《稳中求进共促发展》

2021年

习近平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团结合作抗疫引领经济复苏》
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2023-08-01更新 | 51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历史试题
4 . 2019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
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
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5 .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时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句话说明
A.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B.近年来有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动力
D.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6 . 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强调“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回顾历史,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       
A.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B.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
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D.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6天5夜,三国五城,出席40多场双、多边活动。下列不可能是习主席向国际社会传达的讯息是
A.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
B.倡导“多边主义”的主张
C.完善“全球治理”的设想
D.建立“单极世界”的意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