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1 道试题
1 . 如果说18、19世纪是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和世界人民受其奴役的历史,那么20世纪就是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世界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与时代主题的转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D.十月革命的胜利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1944年,盟军从英国出发开辟欧洲反法西斯第二战场,但牵头国不是英国而是美国。英国直到2006年,才终于还清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二战欠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二战后英国始终追随美国B.加拿大是多极化的核心力量
C.二战对英国产生深远影响D.美苏冷战对峙形势逐渐加剧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11—12世纪以来,在西欧,一边是城市为摆脱领主统治、争取自治而斗争;另一边是部分国王颁授特许状以吸引工商业者在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与商人成为了国王的长期盟友。这说明(     
A.城市自治有利于巩固王权B.商业革命打击了封建领主
C.资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D.庄园经济已走向全面衰败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唐中期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这反映出当时(     
韩愈“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柳冕“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王道兴。”
柳宗元“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仆尝学圣人之道,身虽穷,志求之不已,庶几可以语于古。”
A.佛教实现了本土化B.文学改革助推儒学复兴
C.士人倡导三教合流D.黄老之说成为主流思想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A.物种出现全球交流B.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6 . 在黄宗羲看来,“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而不是为一姓之君。从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A.浓厚的民本观念B.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
C.朴素的辩证思维D.具有强烈的功利心理
7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破解诸多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助力。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B.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D.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陕甘宁边区在“减租减息”政策实施后,展开彻底的减租查租运动,通过退租、勾账、换约、翻地等方式,使“过去不敢减”或“明减暗不减”的现象得到遏制,在运动中涌现的贫雇农、新富农等开始在农村社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权威。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构建起新型的平等社会关系B.广泛吸收农民参与政权管理
C.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D.解决了空前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4-06-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宋代长期实行扑买制度,对集市、江河津渡、祠庙等,政府计算出每年应收缴的税金额度,按照一定期限让竟买者提前交纳给政府,然后由竟买者自行收税,政府不加干预;对盐井、矿冶、酒务等,以竟标形式招商承包其经营和税收。这一制度(     
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B.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C.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6-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19世纪末,博物馆在西方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博物馆对全社会而言还是个陌生名词,由少数精英推动的建设博物馆进而实施公共教育以开启民智的事业阻力重重,“古物公有公藏”等政策建议遭遇广泛非议。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博物馆建设缺乏政府支持B.文物收藏事业萧条
C.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薄弱D.对外交流渠道堵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