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5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自产生以来,就在东亚一直处于文明辐射中心的地位,精神的“火焰”一直燃烧得比较炽热。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在汉字的基础上朝鲜创造出喃字,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谚文
B.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C.瑞典首都的中国宫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
D.中国的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在印度产生了影响
2 .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未获成功。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归降,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道,渡澜沧水”,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经印度入大夏。据此可知,两汉政府(     
A.打通了中亚到南亚的通道B.使西南丝绸之路得以扩展
C.首次全线贯通东西丝绸之路D.开辟了西南道的商贸生命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重要启示。这是因为巴黎公社(     
A.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B.坚持了科学理论指导
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D.巩固了工农革命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英国基督学者廷代尔在翻译《圣经》时,多次直接使用上帝的名字“Jehovah”,而非全部使用显示万能的尊称“Lord”;此外他还将原希腊语中的“agape”(基督之爱)和“caritasor”(仁慈之爱)直译成通俗化的“love”。廷代尔的这一举措(     
A.意在构建新的宗教体系B.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
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5 . 下面为1500-1650年英国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图(单位:先令/蒲式耳)。下列对这一时期英国粮食价格变动解读合理的是(     

A.深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增强了传统封建贵族的势力
C.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了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资本的区域性被彻底消解,伴随着广阔的国际市场及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构建,资本的网络化随之而来。资本网络化流动和扩张的趋势,从经济领域开始,向着文化领域延伸,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文化全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在文化贸易场域中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摘编自徐望《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形势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7 . 1874年,李鸿章与秘鲁外交代表葛尔西耶谈判,签订条约,迫使秘鲁政府保证,此后将“实力保护”华工。1877年,中国与西班牙就《会订古巴华工条款》签字,规定废除契约劳工制,禁止使用诱骗和强制的方式拐卖华工出国,对华工在古巴生活权益、中国派遣领事官员予以保护等问题亦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上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严格限制华工出国规模B.华工在海外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权利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提升D.清政府运用外交手段维护华工利益
8 . 1865 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该诗可用于说明,当时(     
A.列强对华文化输出成效显著B.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日趋激烈
C.传统知识分子出现转型迹象D.美国企图对华移植美式政体
2024-04-27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84年通过的《英属哥伦比亚华人居民管理法案》规定:对每一华人居民征收10元;从事采矿的华人须取得“自由矿工证书”,且每年缴纳15元。次年该地立法机关通过《阻止华人移民法案》,规定禁止华人移民入境,违者处以50元罚款。这些规定(     
A.旨在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B.违背了近代自由平等理念
C.致使该地自由劳动力短缺D.完善了殖民地的法律体系
10 . 苏格拉底在教育方面主张要培养具有智慧、正义、节制、勇敢等品格的人,同时他认为“美德即知识”,应该将政治、雄辩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体育等列为需要学习的科目。这些主张旨在(     
A.否定封建神学桎梏B.普及民主政治理念
C.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