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从最初在兴中会盟书中提出 “创立合众政府”, 到去世前一年连续六次发表关于“民权主义” 的演讲, 孙中山一生中对民权问题持续不断地做了许多理论上的探究。1897 年,他在谈及革命宗旨时,就表示要在共和主义之下,“国皆自主,人尽独立”,民皆“自治之民”,由专制之民而一变为“共和之民”。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以民权主义作为政治革命的纲领,指出“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国家政治权力只能掌握在人民手里。民国建立后,他签署了全面体现 “主权在民” 思想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面对军阀复辟与独裁,他为恢复共和国人民主权的载体——《临时约法》和国会而战。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孙中山提出了以“直接民权”和“地方自治”作为建设民国的新“理想” 和“新法”,使民权制度真正能够代表全体“平民”的利益。
——摘编自宋德华《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演变及其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权思想”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权思想”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016-11-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承认人类有相爱互助之谊,却不主张这种情感以父兄、亲恩为基础,反对“自由平等只用之社会,而不能行之于家庭”。这说明陈独秀
A.否定儒家学说的现实价值
B.强调个人自由平等与独立
C.忽视父兄、亲恩等情感
D.区别对待社会与家庭伦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四民社会”乃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士农工商这四大阶级,形成了以儒家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分层。隋唐以后,凭借着科举制度,士大夫阶级在古代中华帝国,成为了帝国王权制度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和纽带。……以儒家价值和科举制度为核心所得以建构的士大夫阶级(亦称为士绅阶级),其一身兼二任也,在朝廷辅助君王统治天下,在乡野为道德表率和地方精英领导民间。明代以后至晚清,这一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商人和军人的地位上升,威胁到士大夫作为社会中坚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许纪霖《科举废除与“断裂社会”》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制废除,切断了传统士大夫跻身、晋升官僚体制之路……漂泊、游移于体制之外的新型知识分子,在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职业架构中寻求谋生之路与社会角色。虽都以知识资源、文化资本谋生,但不再如以往士大夫仅有读书做官的单一通道,而是有了职业上的“分工”。状元出身的张謇在1894年蟾宫折桂之后远离官场,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进士身份的张元济在维新运动失败后,由翰林而入商,于1902年投资商务印书馆并很快成为灵魂人物;严复、梁启超等人致力于以译书、创办《国闻报》《新民丛报》等报刊,成了以媒介影响社会的传媒知识分子;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等现代大学与各类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催生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等新的职业和人生路径。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社会变迁视阀下的知识分子成长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说明士大夫成为古代社会核心的历史原因。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知识分子群体发展的角度,比较古代士大夫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区别。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士大夫和近代知识分子各一典型人物,并作出简要介绍。
2016-12-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康杰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
A.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C.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5 .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之远航是要以德怀远,不仅不事掠夺,而且还送上大量礼物,以寻求对方之“朝贡”。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评价郑和远航时说:“应该特别提到,中国人从不抢劫和屠杀,与葡萄牙人、荷兰人和侵略印度洋的其他欧洲人显然不同。”这种武功对国力的贡献只能是负数,如何能不劳民伤财?其作用只是满足一下帝王们的政治虚荣心而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哥伦布们远航是赤裸裸的占有与掠夺。葡萄牙的一位远征的船长就公然表示:从好望角前行,我们不愿放过任何东西,而听其逃脱我们的控制,从苏法拉到日本的辽阔领域内的一切,我们都急于染指……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没有占领,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我们不希望归属于我们。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塑造者,逐渐走向了全球化舞台的中央……今年,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这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版的全球化方略:一带一路》


材料四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与哥伦布海外活动的特点及其性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3)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内国际背景及价值追求。
2016-08-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市一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丘汉平在《罗马法》中指出:“良以世界现存法系,其未受罗马法之熏染者,殆不一见。中日固勿论,彼素称独立之英美法系,亦难逃外……以是欧美诸国之法律学校,罗马法列为要科。苟从法学之价值观之,罗马法为治法者之基本学问。”材料表明(     )
A.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
C.罗马法具有极高的法律价值
D.罗马法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8 .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申明,他们的理论“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主要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
A.是工人斗争的武器B.代表了工人的愿望
C.是永恒不变的真理D.其诞生有实践基础
2016-08-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处。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到15世纪,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四所说的“爆炸性的影响”?分析中国没能产生这种爆炸性影响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