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急需一笔贷款来巩固其统治,于是向英、法、德、日等六国提出贷款要求,后者同意向袁世凯贷款,但前提是中国政府拿盐税收入作抵押。1913年盐务稽核所的建立是中国盐税主权丧失的主要标志。民国初期,北洋当局公布了盐税改革章程,增添了正税、截留盐税和各类附加税。这次盐税改革不但没有去除积弊,反而造成了盐税制度的混乱状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为了取信于异邦财阀,承担了北洋政府期间的外债。为了摆脱经济贫瘠的局势、填补财政赤字、均衡预算,南京当局不断地向英美等国乞贷。旧债加新债,使得债台越筑越高。1927年,古应芬取消盐务稽核所,由财政部设立盐务处,后更名为盐务署,掌管全国盐政。孙科继任财政部部长后,保留盐务署并恢复了盐务稽核所,同时改变了由外国人掌握实权的现象,使职员全部由华人构成。1928年,南京政府提出了统一税率的主张,后又提高了盐税。19315月,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颁布了《盐法》,涉及改革运销、统一税率。1934年,南京政府的盐税收入已经达到两万零六百七十万元。从1927年到1936年的盐税收入增长了十倍。

——摘编自纪秋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税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盐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盐税改革的积极影响。
2022-04-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017-08-04更新 | 2184次组卷 | 46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019-01-30更新 | 3482次组卷 | 118卷引用: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厉史与理论反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
2016-11-27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山西晋城市第一中学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