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捣练图》(见如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名作,描绘了妇女捣练缝制绢帛的工作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以下对其赏析正确的是(     
A.再现了民间绢帛制作B.作者借画抒发画外之意趣
C.兼具艺术和史料价值D.反映了私营手工业的发达
2022-12-06更新 | 24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2年夏以Solar World为代表的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请将宣布立案。……2012年9月,中国光伏企业如期等来了欧盟委员会的正式立案通知。事实上,这一雪上加霜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就在不久前的5月,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249.96%。彼时,中国大陆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3%,而欧洲和美国市场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近60%。

——2023年4月福布斯中国《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突围致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趋势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把材料二作为研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3-07-01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天宝十三年,唐玄宗“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一批乐器因胡乐的流行在长安受到欢迎。右图为唐开元年间所制“三彩载乐骆驼俑”,图中男乐俑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衣,执琵琶、箜篌等乐器演奏。这些史料表明当时(     
A.统治阶层奢侈腐化B.朝贡贸易开始出现
C.文化风气开放包容D.市井生活丰富多彩
2022-11-20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本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调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吏选任的垄断,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通过推行科举制度,唐代选拔官员的范围从魏晋时期少数豪门望族,扩展到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对加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要进行“行卷”。所谓“行卷”,就是应试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在考试前写成卷轴送呈至当时有较高声望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投“行卷”是为了“公荐”。“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

——摘编自庞峰伟《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举制实行中政府与名门望族的关系”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有学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由此可知,对唐朝安史之乱的认识(     
A.缺乏史料无法形成统一结论B.随着研究视野拓宽更趋全面
C.受学者的主观感受影响较大D.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合理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章学诫,1738年生于浙东会稽(今绍兴),1801年卒于湖北。章学诚从小喜爱读书,尤爱史书。乾嘉之际,研经证史的考据之风趋向高涨。章学诚则独树一帜,向社会潮流挑战,他大声疾呼“学问所以经世,而文章期于明道”“君子苟有志于学,则必求当代典章,以切于人伦日用。”章学诚是“六经皆史”说的集大成者,他针对时弊,对这一命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史德”一说是章学诚的独创,是对刘知几良史“三长”之说的重要补充。他首次阐述了“心术”对才、学、识的制约关系,把史德提高到具备良史之条件的第一位,强调史学家在加强学术修养的同时,更要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在史籍分类方面,章学诚明确提出按史籍的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区分为“撰述”和“记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认为,“撰述”是创造性的著作活动,要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史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记注”是史料汇编性质,两者各有其用,都很重要。

——摘编自郭明道《论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学诚的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2022-04-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要远远落后于欧亚人,尤其是落后于技术发展格外早的欧洲人。直到1500年美洲大陆才刚刚进入美索不达米亚(西亚)早在约公元前2500年就已达到的文明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B.不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
C.美洲文明没有研究的价值D.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难以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产生了严重不满;大批工人由于饥饿和工厂停工而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背口袋的人”(搞粮食投机的人)。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19213月,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石镇平《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在列宁心目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错误做法的纠正,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毕竟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

——摘编自王进芬《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说明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五四运动”前后,墨学研究一时称盛,陈独秀将墨学奉为国粹,称赞“墨氏兼爱……诚人类最高之理想”,鲁迅在《非攻》《铸剑》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墨家英雄人物;共产主义者蔡和森试图把墨子的“兼爱”思想与西学中的平等思想融合起来。这一时期的墨学复兴思潮
A.根源于科学精神的觉醒B.迎合了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C.冲击了儒家传统义利观D.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早期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超大型货轮“长赐号”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意外掏浅,造成运河严重拥堵。该货轮悬挂巴拿马国旗,经主体是中国台湾长荣公司,管理主体为新加坡公司,实际产权人船东属于日本正荣公司,25名船员全部为印度籍,从深圳启航满载货物前往荷兰鹿特丹。苏伊士运河每年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2%,货物价值约为1.1万亿美元,每年约有10%的海上石油贸易经过该运河。在等待通航的四百多艘船只中,货物运输有谷物、炭和铁矿石、医疗用品、食物、家具、活体牲畜以及生活必需品等。运河拥堵,很快引发蝴蝶效应,严重影响国际物流,产品供应链如鲠在喉,制造了从中国义乌到荷兰鹿特丹到美国洛杉矶的横贯全球的贸易损失。国际油价闻声大涨,进一步推高集装箱货物的运费,中欧运输线路需求暴涨,欧洲超市物价暴涨,全球咖啡、卫生纸供应吃紧等。埃及每天损失达1400万美元,全球贸易每小时损失约4亿美元。

——摘自《财经新闻》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就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22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