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台湾人的国族认同”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狗去猪来”这句俗语很快在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流传开来,……试看当时《台湾文化》杂志的说明:“本省人把日本人叫做狗,因为日本人很凶恶的压迫本省人……。本省人起先很尊敬外省人,后来看透了一部分外省人的行为,有点像猪,因为猪是‘不洁不净’、‘光食而不做事’的动物,‘不洁不净’就是贪污……”在许多台湾人看来,狗虽然很凶狠且吵闹,但做条看门狗,还能发挥看家作用,然而猪却“只会吃而不会做事”。相比较而言,一部分台湾人失望之余甚至认为“狗”反而变得可爱起来,并开始怀念起日本人和日本的殖民统治。

——摘自刘凌斌《以台湾政治势力的记忆建构为中心》

材料二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这份课纲最大特点在于完全采用了“同心圆史观”……于2006年秋天开始正式实施。


图由“两蒋”主政时期的“中华史观”(将台湾史置于中国史的架构内)到陈水扁时期的“同心圆史观”(同心圆历史课程架构将台湾本土史、中国史、世界史并列)。

——摘自关培凤、万佳《历史教育与国族认同:台湾地区高中历史课纲变迁研究》

材料三   2018年《海峡导报》报道了台湾地区某杂志对“台湾人国族认同”的民调数据,备受两岸学术界关注。



(1)提取材料一中与历史兴趣小组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并说明相关信息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研究课题,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价值及其不足。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人的国族认同呈现混乱状态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4月底,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交涉失败、日本要求中国撤换两个专使的消息纷纷传来,北大学生开了一个会,并且捐了几百块钱:一方面用于打电报给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他们坚持:一方面用于通电全国,反对因为外国压迫而撤换本国专使。这两个电报打出以后,所捐电报费还存300元左右,后拿出来买竹布等游行用品。53号,北大同学们在宿舍和新潮社(位于红楼一层22号)内奋战一夜。用长竹竿做大旗子,小竹竿做小旗子。并且推罗家伦撰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印刷多份散发。第二天早上,他们还准备了一个英文的备忘录,送给各国使馆。而三个总代表因为准备有关文件,直到下午110分左右才赶到天安门集会。

——摘编自1931年罗家伦《关于五四运动的回忆》

材料二   北京特约通信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张宗祥大受夷伤。乃于昨日(四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举行游街大会,以为国民对于外交表示誓正到底。午后一时许,各校学生结队数千人在天安门齐集。各执白旗,大书誓死力争青岛,不争回青岛毋宁死,取消二十一条等语。

——摘自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

今日午后两点,各校生五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卖国贼陆曹章”的字样。后又拥至曹宅,初极文明,警察弹压,激动公愤,有举火烧宅者。(四日下午九钟)

——摘自1919年5月6日上海《中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的不同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能确认的历史事实和结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0倍。而现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疑问,通过去掉远航成本和船员船只损失、史料查证并比较当时各地商品价格,认为实际利润可能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研究的变化表明
A.旧有历史研究成果失去价值B.达·伽马贪图名誉谎报利润
C.大众认知时常与事实相背离D.史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是史料记载的关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的制度。这些制度可用于说明(     
制度名称具体内容
嘱托监护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实行的,虽然法律对受嘱托者为自己征税的数额有限,但实际征收的数目无法计算。
马特奎尔制殖民当局每年抽调确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到殖民者的庄园、矿产、码头等处服劳役。按规定、服劳役的人数和日数是有限额的,但实际上,大大超过法定限额。
A.列强侵略具有双重作用B.西欧在拉美建立独裁统治
C.印第安文化渐趋于毁灭D.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是一张反映1923年德国街头的照片,照片中卖报的小贩用洗衣篮子装收到的纸币。该照片可作为史料用于论证(     

A.一战后德国民众的生活恶化B.工业化拉大了德国贫富差距
C.大萧条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D.大众传媒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4-04-18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部分史料关于明代倭患的描述。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史料

内容

《明史》

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靖海纪略》

倭人秃头鸟音,不满二三百,余皆宁绍漳广诸不逞之徒

《明实录》

两广奸民私通番货,勾引外夷(葡萄牙人),与进贡者混以图利。招诱亡命,略(掠)买子女,出没纵横,民受其害
A.倭患形成原因的多元B.倭寇入侵得到沿海百姓的支持
C.倭患问题的日益加剧D.明朝国家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
2023-11-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二战前的德国学者

亚历山大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是希特勒所鼓吹的“北方民族”的代表。

1927年英国历史学家威廉·塔恩

亚历山大是传播希腊文化、在近东广大地区从事改革的斗士。亚历山大的东侵给近东带去文明与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学者

亚历山大精于算计、是不择手段加强自己权势的野心家。希腊人统治者和近东居民之间只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历史环境造就了亚历山大及其成功。
A.历史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客观B.文献史料应与文物史料相互印证
C.历史研究受到学者所处时代的影响D.多元史料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天章(1893-1931),陕西高陵人。早在高小读书时,刘天章就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后又积极参加了拥孙反袁斗争。在北大学习期间,他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领导者之一、1920年,他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勇敢实践者。后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陕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1年参与创办的《共进)杂志,传播马列主义,探讨在陕西地区进行革命的问题,对组织和教育陕西青年学生起了积极的作用,共进社的大部分成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事业的骨干力量。1927年创办《国民日报》,在陕积极宣传革命主张,团结、教育了大批群众。同年7月被捕后坚持斗争,并誓言“生为革命而生,死为革命而死”。出狱后到山西工作,开展工农运动和兵运工作,组织工农武装。1931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英勇就义。

——据梁星亮《陕西革命烈士史料之五:刘天章烈士事迹简介》


(1)根据材料,概括刘天章对民主革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天章等先烈们体现的革命精神。
2022-06-1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日本史学界对“大化改新”的认识过程:
改新否定论二战后,原秀三郎认为“大化改新”是由《日本书纪》的编纂者虚构的。后“改新|否定论”占据学术界主导地位。
改新肯定论1977年,镰田元一发表《评的成立与国造》,再次肯定“大化改新”存在。
1999年,在大阪某宫殿遗址发现了一批木简,证实了难波宫(大化改新时的政治中心)的存在和确切位置。
2002年,在奈良县发现了木简,证实了在大化改新编撰年籍之前存在“评”制,这进一步强化了“改新肯定论”。
由此可知,历史研究(     
A.受到政治环境影响B.具有时代特征C.体现史家主观意志D.强调史料实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