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仔细阅读下表,表中所示内容可以说明美国(     
美国不同年代不同种族贫困人口比重统计表(单位:%)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白人裔

17.8

9.9

10.2

9.9

非洲裔

55.9

33.5

32.5

24.4

拉美裔

(无统计)

24.3

25.7

22.5

A.种族隔阂与贫富差距相叠加B.经济滞胀严重破坏福利制度
C.科技革命未能推动经济发展D.国家干预不再适合时代需求
2 . 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论述。这表明(     

学者

论述

斯塔夫里阿诺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
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

恩格斯

欧洲人从美洲运出的大量财宝以及总的说来从贸易中取得的利润所带来
的后果,是旧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艾尔弗雷德

天花横扫拉普拉塔(阿根廷城市),带走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性命……疫
病击倒了领导人物,也破坏了原有的权力替换正常过程
A.史观差异影响历史评价B.史学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C.历史结论难以达成统一D.历史解释的随意性较强
3 . 下表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部分新刊物的情况。这说明(     
刊物名称创办时间刊物宗旨或内容
《广东群报》1920年10月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报道劳动运动状况
《劳动音》1920年11月提倡“劳动主义”,使工人有充足的知识和善良的方法,去排斥那班“不劳而食的人”。
《劳动与妇女》1921年2月宣传劳动解放和妇女解放,对广大劳动群众和被压迫的妇女进行通俗教育,批驳守旧势力攻击社会主义的谬论。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B.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党的纲领得到民众认可
2024-04-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大型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正式出版发行。下表内容是《民国史料丛刊》中收编的部分史料及学者对其价值的推断。

史料内容史料价值
(1)《内政调查统计表》虽然收录得并不完全,但依然有一定的系统性。其中包括1932—1935 年全国以及各省医疗卫生机构、水利行政机关、农村经济的概况和灾害统计、土地变动、各省县管辖面积等数据从某一领域展现了社会发展面貌,对于理解某一领域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帮助
(2)《地方参政制度》讨论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战时地方民意机关应如何设立、地方民意机关问题评议、地方行政与地方参政、地方民意机关的建立、省县参议会的工作等问题
(3)民国知识分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缩小省区草案》讨论怎样将当时的大省分割成数小省,以缩小行政区划,并确定缩小省区的原则、草案,附有“内地十八省统计简表”“边地十省统计简表”“缩小省区统计简表”“缩小省区属县详表”“缩小省区图”等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证据

——摘编自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

请仿照事例(1)(3),撰写(2)的史料价值,并据以上三则事例及所学知识,指出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史料收编上存在的困难。
2024-05-02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永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共两党基于自身立场,均颁行了自己的劳工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如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经过修正的《工厂法》和1931年及1933年共产党颁布的《劳动法》,其部分信息见下表。

法律法规

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发放形式

工资发放时间

加班工资标准

《工厂法》

以工厂所在地的工人生活状况为依据通用货币定期发放,每月两次延长工作时间应加给平时工资的1/3—2/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1年)

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额现金(不得使用物品)每半个月发放一次休息日和节假日,发双薪;额外工作,发双薪;夜间工作,按一定的比率增加工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3年)

由当地政府依据当地生活水平和职业等级,确定最低工资货币和实物每半个月发放一次;(临时性工作)工作完成时发放,且应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发放2小时以内,增加50%;2小时以上,增加一倍

——摘编自衡芳珍《二十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的工厂法》

(1)根据材料,指出国共两党劳工政策中关于工资规定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共两党的劳工政策。
2024-03-01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代诸侯国相,统王国众官,秩二千石,由朝廷任命。观察下表(惠帝至景帝时期任职诸侯国相人士的身份背景)枣帝至景帝时期的这一做法意在(     
担任武将或有带兵经历无武职或未有带兵经历无明确记载
汉惠帝时期至吕后时期吕更始(武将,楚相);齐受(齐相);朱进(吕相〈师古曰:为吕王之相也〉);王恬启(开)(梁相);许厉(常山相);毗陵侯越(长沙相)吕胜(淮阳相);召平(齐相)
文帝时期蔡兼(常山相);窦婴(吴相);袁盎(齐相、吴相、楚相);苏意(楚相)
景帝时期冯唐(楚相);栾布(燕相);程嘉(江都相);苏息(赵相):灌夫(代相)田叔(鲁相);张释之(淮南相)建德(赵相);张尚(楚相)
A.加强对诸侯国的巡视监察B.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改变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D.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2024-02-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现象。如果越过的地界为国界,这种迁移就成为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国际人口迁移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间的关系有着十分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联系。下表所示为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

时期概况
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在欧洲,日耳曼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欧、西欧和北欧;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东欧;在亚洲,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逐渐扩散、分居到西亚和北非;突厥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在非洲,班图人从尼罗河流域扩散、分居到非洲南部
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前期15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19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非洲内陆国家人口向西非海岸国家迁移;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向中东石油生产国迁移;日本、德国、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国的人口返回本国

——摘编自李宏规《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迁移”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4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秦简中所见文书的状况。这说明,秦朝(     
牒、用书专门用于上报
籍(食者籍、恒籍、廥籍、工匠名籍、弟子籍、器籍、户籍、田籍)地方各级官府中存有的文书档案
命书秦王下达给地方的命令性文书
券、符、致、传专门凭证类文书
爰书各种法律文书
A.以法律形式明确文书地位B.政府部门协作使行政高效
C.形成严密的文书运行制度D.政府以文书进行行政管理
10 . 观察下表,与“鸦片战争大事记”相比,“奏折中的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朝(     
时间奏折中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大事记
1841年2月14日琦善:激战四时,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伊里布:不费一兵一卒,舟山收复。英军攻占沙角、大角,清军大败。英军受伤38人,无死亡。由于疾病严重,英军撤离舟山。
1841年3月12日杨芳:民心大定,军民鼓舞,可期无虞。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军营十余座,受伤8人。
1841年6月4日奕山:英夷指天指心,免冠作礼诚意求和,谅该夷性等犬羊,不值计较。奕山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英军退离广州。

注:大臣奏折经过缩编,大事记整理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A.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B.君主乾纲独揽
C.有较强的军事实力D.官员腐败无能
2023-05-19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