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在拉丁美洲,由欧洲白人男女生所生的后代,被称为克里奥尔人,即拉美土生白人。梅斯蒂索人是欧洲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后裔,穆拉托人是欧洲白人和黑人的后裔,桑博人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后裔。这些新种族的出现(     
A.奠定了混血社会形成的基础B.激化了拉美地区的社会矛盾
C.改变了贵族阶层流动的方向D.削弱了殖民主义的政治影响
2 .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83年唐高宗患风眩疾。阿拉伯人秦鸣鹤用中东刺络放血法为唐高宗医治而愈。10世纪阿拉伯的《医典》中记载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这反映了(     
A.古代文明的多元统一特征B.古代统治者重视文化交流
C.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D.商旅往来推动了医学进步
3 .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这客观上(     
A.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B.解决了明清的人地矛盾
C.为中国带来巨额收益D.促进中国江南地区开发
4 . 1948年英国制定《国籍法》,赋予英联邦国家公民入境和定居英国的权利。随后,亚、非、拉有色人种涌入英国,仅印度、巴基斯坦和西印度群岛三地就达到了48.5万人,他们在英国从事建筑、环卫、交通运输、餐饮等工作。这一状况(     
A.导致了英国人口结构的巨变B.有利于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
C.促成英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D.激化了英国各民族间的矛盾
5 . 下表所示是关于蒙古西征的三个观点。据此,我们可得到的启示是(     
观点一蒙古在西征过程中不断攻城略地,对当时的亚欧大陆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观点二西征过程中,大量的汉人工匠被带到了中亚、西亚和东欧。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将大量的西方工匠俘虏到了蒙古草原和中原
观点三蒙古将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播到了阿拉伯,后来这些发明又从阿拉伯传播到了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转型
①应辩证地看待蒙古西征       ②军事扩张阻滞文明进步
③蒙古西征促进欧亚文化交流       ④蒙古西征旨在传播进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约达尼斯的著作《拜占庭》载:“长期以来,如果没有哥特人的帮助,罗马军队在对抗任何民族的战斗中显然都要费很大的劲,所以他们经常向哥特人请求援军。君士坦丁大帝的政府也曾召唤约4000哥特人,以修建君士坦丁堡。”这反映了哥特人的迁徙(       
A.助推了罗马的发展与强大B.推动了农耕与游牧文明深入交流
C.给世界带来了灾难与战争D.深刻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
7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A.扩张重点转向东非印度B.努力确保殖民优势地位
C.海上霸权面临严峻挑战D.世界工厂地位重新巩固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安史之乱后,吐蕃贵族乘虚攻占河西、陇右,民众“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嬴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人民日夜思归唐朝。唐后期由于吐蕃灾荒连年,内乱不断,唐朝乘机收复了部分失地。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领沙州(敦煌)人民起义,驱逐吐蕃守将,自摄州事。此后一二年间,张议潮修治兵甲,且耕且战,收复甘(张掖)、肃(酒泉)二州。五年正月,宣宗任命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同年八月,张议潮兄张议潭入朝,献上十一州图籍。宣宗遂于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不久,加授左仆射。张议潮加强战备,兼之富有军事才干,屡次击败吐蕃军,稳定了河西的政治局势。懿宗咸通二年(861),议潮率蕃汉兵七千人收复凉州(武威);八年,议潮入朝长安,诏授司徒、右神武大将军。张议潮还积极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灌溉,“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轨俗一变”。河西人民赞曰:“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归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议潮收复河西地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议潮的历史功绩。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0年6月18日,正当法国处正“山河已经破碎,民族存亡未卜”的紧急关头,戴高乐成立自由法国,在伦敦发出“6.18”号召,庄严宣告“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6月25日,《申报》和《新华日报》等报刊全面地报导了相关消息。1940年6月26日,《申报》报道: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在此成立后,即有大批志愿兵纷纷前来该会报名投效”。《国家社会报》报道:“我们的真理是与其屈辱,无宁死亡。我们中国现在为自由独立而战,不能不对戴高乐将军和他的同志们表示敬意。”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揭开欧洲最后决战的序幕。《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第二战场开辟了》,指出“我们要以胜利迎胜利,使东西捷报能互相辉映”。对戴高乐反对盟军控制法国行政的原则性立场表示赞赏。1944年11月25日,各大报纸刊载了戴高乐宣布“法国将参加对日作战。我们已经准备执干戈以共同戮力。”

——摘编自戴成钧、吕一民《戴高乐与自由法国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反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发起自由法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在中国引起广泛的反响的原因。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地方开始股份制探索。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发行50万元股票。随后,股票发行数量快速增加,对股票进行交易的需求由此产生。1986年8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代客买卖证券,开展股票柜台交易业务。同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静安区营业部也开始进行柜台交易。1988年11月,由国家体改委牵头,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组成国家证券管理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召开,1990年12月19日,随着一声锣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内地开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沪深两个交易所的运营是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

——《新中国峥嵘岁月·沪市开盘》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分析指出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4-04-19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