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大类?列举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的有哪两个。
(2)根据材料二,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古希腊发展的影响。结合材料一地图和所学,谈一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1990与2008年度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年度

GDP(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乡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城乡合计


收入(万元)

占GDP


(%)

1990

18667.8

1516.21

990.38

12873.9

68.96

2008

300670

15781

4760

130082

43.3

表2:城镇、乡村、政府消费情况

年度

GDP(万亿)

农村居民消费占GDP(%)

城镇居民消费占GDP(%)

政府消费占GDP(%)

1990

18667.8

24.2

24.6

13.6

2008

300670

8.9

26.5

13.3


(1)概括表1和表2所反映的近20年来中国部分收入与消费的特点。
(2)根据以上的情况,谈一谈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措施。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地图和所学,谈一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传说公元前753年,古代罗马人罗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在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分析材料二的三段材料,分别指出雅典、古罗马、秦国是如何建设国家的?

材料三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根据材料三,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古希腊发展的影响。
4 . 所谓“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结束了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城邦的鲜明个性,使古代希腊有关对人的价值的看法沿着一条人本主义的道路发展。而吹响古代西方人类精神觉醒之号角的,应该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笔者认为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最为显著的特点也就是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所没有的,那就是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从人的自然性上得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这些特点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发展成熟,构筑了以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和价值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主要有两点:在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君——民关系)方面,特别强调民的作用。以时间顺序来看,前者体现于春秋时代,后者则勃兴于战国时期。

——周巩固《轴心时代的中西方人道主义》

材料二   春秋时的诸子百家所研究的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治国平天下,如何统治人民的经术,也就是王道和霸道之辩;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对于个人理性思考方面以及人性方面的研究也是很少的。中华文明的思维注重整体,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种整体观的思维。

——朱本源《世界文明的轴心时期》


(1)根据材料一、二,对比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异同。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历史理解: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及教训。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材料二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

—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材料三   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原因何在?

2018-09-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 . 阅读下列材料:(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一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技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较边缘较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一一《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二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高潮,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重工业开始主导工业,垄断组织产生。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西欧向北美转移。此时,英国科学家虽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如电灯发明后,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材料四1998年底,英国发表了《竞争未来—一发展知识经济》白皮书,强调要把知识经济看成是英国经济的最新基石。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德、曰、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也都采取了类似行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是怎样获得和保持其经济的领先地位的?

(4)谈一谈你对以上材料的思考和认识

2018-0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检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更值得期待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可能成为人民币国标化的制度保障。

——摘编自百度百科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2)据材料二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材料三反对全球化的示威人群: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材料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全球化的态度。举例说明全球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的讲话


请完成:
(1)材料一中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根据两则材料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两则材料及学过的史实,谈一谈二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资本主义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史实表明,明治政府是沿着经济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权力。较之于其他落后国家的政府,明治政府的“明智”不只在于它能够建立官办企业,还在于它建立官办企业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明确的:率先进行工业试验,积累经验,为民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

——《官办企业的拍卖与日本早期

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材料二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材料三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采用哪个“主义”,从未把自己的任务看成是意识形态的革命,而是当作一项事业。他们心中的目标就是要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强国。他们并不是偶像破坏者,既没有把封建阶级骂得一无是处,也没有剥夺其财产,而是诱之以厚禄,使他们转而永远支持政府。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路。结合史实说明为实现这一思路,明治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的评价。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的特点。

2018-02-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