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约公元前4世纪的巴泽雷克古冢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两个马鞍的鞍褥,其中一个由中国华丽的丝绸做成,并绣有凤凰等图案,另一个则盖着绣有走狮图样的西亚画布。这些文物反映出
A.中国纺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B.东西方文明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
C.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D.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2 .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爆重大发现,现已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见下图。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3 .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中国秦汉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秦简《编年记》记载:“今元年,喜傅。”“今元年”,指秦始皇元年。喜,指墓主人。《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秦始皇元年,根据国家规定,喜已成年,进行登记,开始向国家服事徭役。喜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喜傅籍时为十七岁。在秦简出现以前,人们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把傅籍年龄确定在二十岁或二十三岁。

材料二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包括: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孔子徒人图漆衣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金器478件,重量约115公斤。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1)根据材料一,在傅籍年龄方面,你认为出土秦简与《史记》《汉书》哪个价值更高?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4 .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B.C.D.
2016-08-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鞍山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晋代《襄阳耆旧记》记载“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宜城市发现了楚皇城遗址。2010年,清华大学刊布的出土竹简中有《楚居》一篇,明确记载了楚国 23处建都之地,其中三个都邑的位置与今天的宜城市密切相关。 这表明(     
A.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出土文献比传世文献更可靠
C.历史研究需找多重证据D.楚国建都之地至今众说纷纭
8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022-12-16更新 | 93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北镇市第二高级中学、北镇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西汉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铁质农具——览表。据此判断,当时京津冀地区
时代墓葬名称出土铁质农具文献来源
西汉邯郸王郎村汉墓《考古》1980年第1期
邢台柏乡东小京村汉墓《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
石家庄鹿泉高庄汉墓饼、鍤《高庄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
石家庄赵陵铺汉墓《考古》1959年第7期
保定满城汉墓犁铧、铲、镢、耙《满城汉基》,文物出版社,1980年
保定易县燕下都汉墓《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北京昌平史家桥汉墓《考古》1963年第3期
张家口阳原北关汉墓《考古》990年第4期
唐山陡河水库汉墓《考古通讯》1958年第3期
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村汉墓《考古》1966年第1期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冶铁业领先于世界
C.盐铁官营规模扩大D.锄锸是主要铁农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甲骨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281937年间,历史语言研究所共在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出土了极为丰富的各类文物。20世纪50年代中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了西安研究室、洛阳工作站和安阳工作站,负责殷墟、丰镐、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的考古工作。1965年,我国第一个碳14实验室建立。同年,我国和朝鲜学者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开展了合作发掘。

——摘编自王巍《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回眸》


(1)根据材料一,说明商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03-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