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94 道试题
1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9806次组卷 | 6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6-09更新 | 8726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3-06-09更新 | 7686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2023-06-21更新 | 6426次组卷 | 5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2023-06-14更新 | 5913次组卷 | 5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2021-06-13更新 | 16030次组卷 | 1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2021-06-08更新 | 15039次组卷 | 13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2022-06-16更新 | 9283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1-06-13更新 | 15653次组卷 | 12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北宋学者云:“五代学校不修,学者多各从其师,是以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阳、岳麓亦各有书院,国朝各赐以书籍。后庠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有官员谓:“国朝偃武崇文,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五代时学校凋敝、书院兴起B.北宋一度出现学校兴盛而书院衰落的现象
C.宋代崇文抑武,推动书院发展D.宋代书院成为科举考试与人才培养中心
2023-01-10更新 | 4204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