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世纪法国小说家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勾画了一位饕餮国王高康大,一出生便不断吞占民脂民膏。1832年法国漫画家杜米埃借助这一形象画下了名画《高康大》。杜米埃创作这一漫画意在(     
   
A.传承人文主义思想B.展现对于穷苦大众的同情
C.弘扬现实主义画风D.讽喻社会现实启迪革命
2 . 如图所示为上海画家鲁少飞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一幅漫画《制日寇死命的华北游击战》,描绘了中国士兵骑着战马勇敢冲锋砍杀日寇的景象。该作品反映了当时(     
A.日军速战速决企图破产B.敌后战场备受社会的关注
C.百团大战取得显著成效D.中国人民强烈的抗争愿望
3 . 下图所示为2022年某份报刊上刊载的一幅与美国有关的国际时政漫画,名为《“友岸外包”》。所谓“友岸外包”是指美国要求欧盟等国家把生产设施转移到“友好”国家,呼吁秉持共同价值的国家加强贸易合作,避免过度依赖有地缘政治关切的国家。据此可知,美国的这一做法(     
   
A.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B.推动了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C.促进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D.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2023-06-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所示为2020年11月底刊发的一幅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东盟十国及中国、新西兰等15个国家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订。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B.世贸组织难以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困局
C.美国经济政策带有冷战色彩
D.亚太经合组织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合作
2022-06-24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6 . 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在各种宣传画(如下图)上,常常见到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女驾驶着拖拉机,奔驰在辽阔的原野上,当一个拖拉机手成为众多青年人的梦想。这表明当时(     
A.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艰苦奋斗的社会新风
C.人们渴望实现农业机械化D.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
2024-01-15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马王堆汉墓3号墓“T”形帛画(局部)描摹图(文字为后人所加)。史学家金维诺解释说,它们反映了墓主生前奢华的现实生活及宣扬墓主生前权势。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王国问题已威胁到中央集权
C.西汉的政治经济背景D.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奢侈腐化
8 . 14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一种珀托兰海图(如下图所示),这是一种近代化的科学海图。这种海图上的地名地物几乎全部限于海岸地区,即港口和码头,所以叫做珀托兰(Portolan)海图,它的名称来源于“港口”(Port)一词。这一类型海图的出现(     
   
①推动了全球航路的开辟       ②得益于资产阶级的推动
③受中国航海技术的影响       ④有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11-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皇家龙旗为图样,制定出海军旗(图1),后逐渐演变为国旗(图2),最终成为国家礼仪和政权的象征,显示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B.全面接受西方外交理念
C.外交环境明显改善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2829日,《南京条约》在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图3)。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耆英等中方代表在画中的不同形象,反映出英方对中方官员的态度差异,进而影响了清廷对战后中英交涉负责官员的选派。与该图配套的人员名单和相关图像资料,暗示了中方翻译在交涉中的参与和“康华丽”号的精确停泊位置,亦呈现了中方官员在签约谈判过程中的部分表现。该图作者在画面结构、人物形象、设色等方面都进行了精细设计。例如,居于画面正中位置的人物是中方负责签约的钦差大臣耆英,但在他头顶的正上方绘着一幅英国女王的肖像画。

                         3                                                            ——摘编自王亚楷、李骛哲《图像中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英交涉史实新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绘制及印刷这幅图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辨析这幅图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将图片等艺术作品作为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