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曾入选全国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迄今出土文物一万余件,以下是其中部分文物:

◇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论语》《易经》《礼记》《孝经》《诗经》《春秋》等。还有一封刘贺给对汉宣帝的信,用语恭敬,表示自己愿为人臣。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镜匣背面彩绘漆书孔子及其弟子画传,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孔子形像。
◇水稻、粟、大麻、甜瓜、梅等植物遗存;还有来自青藏东部边缘地带的虫草。
◇种类繁多的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金饼上有“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字样;约200万枚十余吨五铢铜钱,堆高1.35米。
◇玉器500余件,多为和田玉,雕刻工艺精湛。其中刘贺玉印被有的学者解读为“鸱钮”或“鹰纽”,是猛禽象征,表达效忠朝廷、做国之屏藩之态度。
◇各种金银技法加工的车马器,包括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文物所反映的西汉时期的社会状况。
(2)海昏侯刘贺做过皇帝,在位27天。史载因其荒淫不孝、失帝王礼仪、罪过千余,最终被废为庶人。据以上考古发现,你是否认同上述记载?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前后共铸五次半两钱,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所铸半两依次为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汉朝半两钱按版别大致上分为六种。因错范戏制还出现了少数“半半”钱和“两两”钱。


          

1相关参数:径2.4厘米,穿1厘米,重2克,右两左半,红斑绿锈,锈色自然,字迹清晰规整,符合四铢半两的形制。

2相关参数:径2.7厘米,穿0.8厘米,重3克,右两左半,红斑绿锈,锈色入骨,字迹可识,符合四铢半两形制。

——摘编自安平《汉传形四铢半两二品》

材料二     在中亚的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发现最早的圆形方孔钱是汉代的半两钱,数量极少;五铢钱的出土量非常大,仅在新疆和田买力克阿瓦提遗址,就曾一次出土45公斤的五铢钱。自汉至明,历代中原王朝的钱币在新疆都有出土,范围之广,种类之全,跟中原地区基本上没有差异。中原陷入割据、战乱的时期,中亚地区也自己铸造钱币。如龟兹国铸造的小铜钱,就是采用范铸技术铸造的方孔钱。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在自铸的货币中,保留了圆形方孔的形制以及重量单位“铢”。如高昌国的高昌吉利,回鹘汗国的回鹘钱、日月光金钱,突骑施汗国的突骑施钱以及昭武九姓的各式粟特文钱,钱币上的铭文或铸汉字,或铸当地民族文字,也有汉字和当地民族文字合璧的,但它们的形制都是圆形方孔。

——摘编自王永生《丝绸之路上的圆形方孔钱——兼论五铢、开元通宝的国际货币属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半两钱制作和发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出土大量圆形方孔钱可印证的历史信息。
3 . 20世纪,世界上出现过三次军事集团的对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原因及后果。
(2)根据图二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与图一相比其斗争性质有何不同?
4 . 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系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
2022-11-27更新 | 3343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图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A.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
C.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D.实现了全面彻底改革
6 .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图。该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洲际物种交流频繁B.世界联系日益增强
C.饮食文化相互融合D.自然环境状态改变
2022-01-14更新 | 448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以下两图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日本具有同西欧较为相似的社会形态,对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都掌握着实际上的最高权力B.都通过层层分封强化了专制
C.都以封建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D.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
8 . 1765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观视保定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了一套涵盖布种、弹花、练染等16道工序的《棉花图》谱,装裱成册。乾隆对此大加赞赏,欣然题诗于图(下图)。自此,以《棉花图》为蓝本的衍生品如官衙壁刻、御制瓷书、墨宝年画、剪纸等在清朝层出不穷。这说明清朝

《御题棉花图》(局部:练染)
A.棉纺织业掀起技术革新的浪潮B.京畿地区是全国棉花种植中心
C.棉花产业拥有良好的社会氛围D.写实艺术是科普的关键性载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右图是1951年发行的《多生产!多捐献!》宣传画,由钱大昕创作,宣传工厂加班加点多生产,社会各界多捐献。该画

A.体现了国民经济恢复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增
B.反映了国内生产使抗美援朝局势得以扭转
C.展现了人们为巩固新生政权而奋斗的爱国之心
D.鼓舞了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10 . 如图是宋代书院分布图,图中数字代表各省书院的数量。据此图可知
A.文化教育受地理条件制约B.文化中心随经济中心南移
C.儒学信仰体系重建促进教育发展D.书院发展改变官学主导教育局面
2021-05-24更新 | 357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