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33年8月11日,《红色中华》刊文《欢送兴国模范师全体加入红军开赴前线消灭敌人》,并在文中配上了赵品三的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这一现象(     
A.彰显了苏维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B.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已成为全党共识
C.突出了广大民众对战略转移的支持D.保障了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2 . 下图为南宋画家韩佑创作的《琼花真珠鸡图》。画中琼花洁白无瑕,枝干挺秀,作者对两只真(珍)珠鸡的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公母真(珍)珠鸡的毛色及体态差异。由此可推知,宋代(     
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艺术形式呈现平民化趋势
C.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D.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
3 . 下表为20世纪在山东地区出土的牛耕图信息(局部)。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两汉时期山东地区(       

犁耕图

发现时间

状况

时间

滕州宏道院牛耕图

1930年

一人扶犁,一牛曳拉,耕牛的形体健壮高大,牛前有一小孩牵牛导引。

东汉中期

金乡县香城牛耕图

20世纪80年代

二牛抬杠正在犁地,牛前一人执系倒退引牛,右牛后一人执竿赶牛,长辕犁后一农扶犁、两牛间一人扶辕。

西汉晚期

山东邹城牛耕图

1993年

二牛抬杠,两耕牛拉犁,一农夫在后扶犁耕地。犁头呈等腰三角形,中间稍隆起,犁梢和犁床由一根湾木制成。

东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B.农耕中已经普遍使用畜力
C.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出现新形态D.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的犁
2023-04-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勤俭观念在我国古代产生很早。从殷周时代开始,人们即认识到勤俭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危,而且关系到国运的兴衰。商初大臣伊尹曾对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建议:“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不仅把俭与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统治者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以“寡欲”“无为”的黄老思想治国,提倡俭朴的道德风尚。

——摘编自杨明辉《我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崇奢思想”有其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有着它独特的积极影响。陆楫(1515--1542)被后世认为是明朝中叶崇奢观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个思想家,他认为节俭仅对个人和家庭有利,从社会考虑则有害,并且富人奢侈可以增加穷人的谋生手段,主张国家应制定崇奢的消费政策。——摘编自刘志丹《明朝中后期崇奢思想探析——以陆楫、郭子章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消费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5 . 如图为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图中唐玄奘的徒弟“猴行者”带着东坡巾,是一个儒生打扮。同时代的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唐僧的大徒弟“猴行者”也是个忠诚的“白衣秀士”。但明代成书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却变成了蔑视皇权,大闹天宫的妖王。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逐步发展B.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C.正统思想发生变化D.宗教观念影响文学
6 . 唐朝武则天执政后,“大行帷帽”(原属胡装),帷帽从造型上来看是一种高顶宽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制有薄而透的面纱(如右图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唐代女性通过珠宝等饰品装饰丝网来展现自己的地位,与其他流行的款式相搭配。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异域风尚推动社会进步B.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社会普遍崇尚简约自由的服饰风格
2023-05-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全国道德模范是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平均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如2017年11月,何玉涛荣获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如有图)。据此可知,这一活动(     
A.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促使公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D.重在提升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下图),指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1-04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组中国古钱币。


图1:铸行于西域古龟兹国的一种通用货币,发现地在今新疆库车一带。一面有汉文篆体“五铢”、一面有龟兹文字,或“五铢”汉字与龟兹文字同铸于一面,又称为“汉龟二体五铢”钱。

图2:考古人员在新疆北庭故城的外城墙南门遗址发现。实际重量不再以锱、铢、两的二十四进制计量,开始以厘、分、钱、两的十进制去计量,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便利。

图3:近代以来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不断有永乐通宝的大宗发现。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从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图2、图3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具有的史料价值。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此人在途经陈国时,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的“公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鋣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吕氏春秋.异宝)记载楚国令尹孙叔教死前告诫儿子,勿受封赏的良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子拥护封建政治之主张,皆略同孔子。孔子欲存姬周以复兴封建;孟子则图于移朝易姓之后,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盛世。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孟子两人关于封建制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孔子、孟子上述认识差异的因素。
2022-01-05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 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