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宋代皇帝颁发罪己诏的情况。这反映出宋朝(     
类型缘由文献记载
自然灾害类旱灾宋神宗颁布“上能恭于事则雨若,泽不施于下利则旱灾”
雨灾宋英宗颁布“岂朕之不敏于德而不明于政?”
大风宋仁宗颁布“居常励翼,罔敢怠荒……实由灵眷,申戒朕躬”
生物灾害类蝗灾宋仁宗颁布“方岁旱而飞蝗滋甚,百姓何罪而罹此!愿归咎于朕躬”
天象异常类日食宋徽宗颁布“日为阳,人君象也,为阴所掩,不可不戒”
人为灾害类战乱宋太宗颁布“朕受命乾坤,为民父母,宁欲黔首,陷于非辜”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弱化B.社会救济困难重重
C.政治统治深受儒学思想影响D.君臣共治体制确立
2023-11-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唐书》记载:“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曹以主众焉。”中书门下独立行使出令权,众宰相在其议定政务后,可直接交中书门下五房机构分类处理,然后送交尚书省执行。这一做法(       
A.完善了中枢机构的制衡机制B.确保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便于提高原体制的行政效率D.扩大了门下省的职权范围
3 . 目前出土发现的周代金文中,大多与锡命(册命)礼活动有关。金文记载受命者要“拜手稽首”表示对国王的感谢。《礼记·祭统》云:“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太庙。”《西周铜器断代》收录有关西周王室册命贵族的事例共计58起,周天子无一缺席。据此可知,西周时期举行的锡命礼活动意在(     
A.均衡贵族集团内部的政治和经济利益B.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C.强化周王的共主地位以稳定政治秩序D.构建起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

时间

史料

欧洲

公元前3200年

在伊朗高原、地中海和埃及之间,有一条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矿产贸易路线,伊朗高原盛产的锡矿被运往两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铜矿在两河流域被大量炼制成铜制工具,青金石则远销至古埃及,被当作奢侈品流通

非洲

公元前14~13世纪

出土史料记载:赫梯国王请求拉美西斯二世派遣医生在哈吐沙行医治病,传播医术

亚洲

2世纪

《后汉书》记载,桓帝时,罗马帝国派遣使者来汉,并进献象牙、玳瑁等奢侈品

非洲

4~16世纪

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了中国瓷器

亚洲

公元7~13世纪

阿拉伯人在东至东亚,西至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海洋和陆地贸易,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和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等香料和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知识

亚洲

10世纪初

高丽王朝效仿唐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行科举制,推广儒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是在洛阳含嘉仓出土的武则天时期的仓铭砖。砖上有“苏州租糙米”字样,数额为“一万三××十五石”。砖上还明确记载着存入日期,仓吏姓名等。经过古砖上的记录,以及对含嘉仓容积的测算,专家发现整个粮仓可以储粮600多万石,而唐朝时期的1石大约是现在的53公斤,所以整个含嘉仓能储粮3.1亿公斤,可达全国粮食储量的一半,这块仓铭砖拓片所载信息折射出唐代(     
A.税制改革的隐忧B.江南经济地位的提升
C.政治中心的东移D.苏州城市商业的繁荣
2022·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六月敕“如闻河东、河北官入职田(政府按官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为俸禄的田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民何以堪”。据此可推知唐朝时期(     
A.国有土地下佃农的负担沉重B.均田制推行官吏获得了土地
C.两税法实施加重了人民负担D.封建剥削使自耕农经济解体
2022-05-17更新 | 36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此人在途经陈国时,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的“公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鋣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吕氏春秋.异宝)记载楚国令尹孙叔教死前告诫儿子,勿受封赏的良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子拥护封建政治之主张,皆略同孔子。孔子欲存姬周以复兴封建;孟子则图于移朝易姓之后,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盛世。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孟子两人关于封建制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孔子、孟子上述认识差异的因素。
2022-01-05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 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A.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D.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2021-05-14更新 | 1101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