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新民.新人

材料一   “新民”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康语》,“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大意是,周公告诉康叔,应帮助周王依天命保护和改造殷商的遗民,让他们去掉旧习成为“新民”。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明德而后能新民……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强调通过革故鼎新、革旧更新而成为“新民”。“新民”思想广泛流布。

材料二

序号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895年,严复认为治国之根本在于治“民”,理想中的“新民”在“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德行仁义”三方面都应强大,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实现国家富强。
1903年,郑观应在南宁创设“蒙养学堂”,发布《告示》说:“尝考泰西富强之国,皆学堂林立……盖学堂所以开民智,未有民智不开而能致富强者也。”
19021906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新民”要有独立自主意识,“民之自由焉,自治焉,则群治必蒸蒸日上”;要有公德“利群”之品性,强调树立国家意识和群体观念,“知有公德……而新民出焉矣”;认为“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推崇进取和冒险精神。
19181919年,李大钊指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应“创造一种‘劳工神圣’的组织”,改造“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认为“经济组织没有改变,精神的改造很难成功”;应“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认为向上的、进步的“新人”,应以社会主义“互助、牺牲”的精神来代替资本主义“竞争、自利”的观念。

——摘编自梁启超《新民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新民”的内涵。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新民”到“新人”思想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大批白人陆续移往北美大陆。从英格兰来到北美大陆东海岸定居的称为新英格兰人,同时还有来自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西北欧人,他们及其后裔一直是美国文化的中坚力量,掌握政治和经济的大权。还有大批黑人奴隶从非洲被贩运来北美,充当南部种植园的劳动力。到独立战争时,黑人人数约为当时移民总数五分之一。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州兴起的淘金热,招来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的华侨,他们为美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丁则民《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移民政策变化表

时间政策
177618811790年,国会制定统一规则,任何在美居住两年的白人都可申请公民身份。政府总体上对移民持欢迎态度。
188219201882年,国会通过第一个限制移民入境的法案——《排华法案》,规定10年内禁止中国移民入境,禁止华侨入籍。此后,日本人、犹太人等移民也成为被排斥的对象。
192119511921年,国会首次制定移民配额法规,允许进入美国的外国移民总数不得超过35万人,亚洲人仍然被禁止。直到1943年《排华法》废除,中国移民配额每年象征性地被确定为105人。
1952年至今1952年,颁布《移民和国籍法》,该法案取消以种族认定移民身份原则,制定了以家庭团聚、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和要求移民拥有技术的有关法规。20世纪60年代后,《移民和国籍法》不断修订,越来越鼓励技术移民进入,并对接受难民予以特殊照顾。

——摘编自林珏《美国移民政策演变及评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9世纪中期美国移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移民政策的阶段性变化,并具体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移民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023-02-17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