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
2023-01-07更新 | 317次组卷 | 7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2022-11-16更新 | 111次组卷 | 6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支持革命的外国移民都可以成为法国公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地位,但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通过实现普选权、新闻与结社自由等方式力图使所有人都融入法国并享有平等权利,但外来移民还是因为国籍受到歧视。1880-1930年间,法国政府通过向来法打工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的方式为亏损行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以此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1974年,法国政府采取应急性措施终止外籍劳工入境。1977年,法国决定以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业已入境的外国移民全家返回原籍。

——摘编自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

材料二

——摘自李明欢《“共和模式”的法国移民政策研究困境》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政府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法国外籍移民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1982年法国已入籍外国移民状况发生变化的背景。
4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6次组卷 | 143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中叶是中国税制史上赋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两税法的实施,举改变了重人头轻田赋的局面,使田赋在整个赋税总额中的比例顿然突出。宋朝建立以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两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削减。与此同时,商税急剧增长,构成了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农业税的削减是相对商税的剧增而言的,但就农业税本身来说,终两宋300余年,也基本维持一个大致稳定的水平而未下降。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社会不存在纳税人或纳税人组织与官府争夺税权的斗争,大至赋税结构的演变,小至某项税额的增减,一概由官府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偶然出现商税超过农税的现象自然是官府控制的结果。

——摘偏自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宋赋税制度演变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赋税制度演变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7 . 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
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
1990234,80070,10054,90016,40032,500
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

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8 . 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保障了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D.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2023-10-06更新 | 747次组卷 | 73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唐诗人元稹《法曲篇》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白居易《时世妆》云:“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唐传奇《东城老父传》云:“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这些主要体现出唐代(       
A.城市经济发展繁荣B.多民族交融的趋势
C.胡汉矛盾得以解决D.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乾隆《汉阳府志》记载,汉阳所产棉布“四方来贸者辄盈千累百捆载以去”,销售范围远至秦晋、滇黔;孝感、应城等县为又一棉布产区,“四时舟车负贩不绝”;荆州府监利等县所产布匹则“西走蜀黔,南走百粤”,主要销往西南。这一现象表明,清代湖北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趋势B.商品区域化生产的特征明显
C.雇佣关系得到普遍发展D.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市场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