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
2023-05-14更新 | 11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2 . 1933年8月11日,《红色中华》刊文《欢送兴国模范师全体加入红军开赴前线消灭敌人》,并在文中配上了赵品三的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这一现象(     
A.彰显了苏维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B.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已成为全党共识
C.突出了广大民众对战略转移的支持D.保障了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3 . 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该漫画表达的时代诉求是(     

   

A.建设民主政治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冲破礼教束缚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4 . 下图是中共广东省中山党史《农讲所(1924~1926年):农民革命大本营》系列漫画中的一幅。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工农运动B.中共意在唤醒农民的革命觉悟
C.国共两党确立工农联盟方针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热情
2023-02-09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5年2月到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
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
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2022-05-21更新 | 1087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漫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对下图的寓意解读准确的是
A.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真实意图
B.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
C.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下举行的会议
D.国共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政期间,因最高法院多次否决总统提出的法案,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改革方案。如图为表现这一改革方案的漫画,它表明
A.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B.行政权力扩张引发担忧
C.美国新政取得显著成效D.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
8 .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漫画家所作的漫画《生日好,陛下》。画面中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在凡尔赛宫镜厅,举杯向1914年6月28日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的雕像致意:“向你致敬,向你致谢!”作者借这幅画
A.讽刺英法美是战争的受益者B.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
C.表明协约国实力大于同盟国D.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漫画名为《二重奏》,新西兰人大卫·洛创作于1917年4月12日。漫画中左边演奏者代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乐谱架上的文字是“与敌人作战”,右边演奏者代表工兵代表苏维埃,其乐谱架上的文字是“与政府作战,结束战争”,中间的大熊(代表俄国)有些茫然失措。此漫画反映了
A.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苏维埃政权面临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威胁
C.两个政权对是否继续参与一战矛盾尖锐D.两个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夺权斗争激烈
2021-05-01更新 | 385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为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所作。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写着“无尽的赔偿”,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违背了英法两国意志B.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
C.迫使英国放弃“大陆政策”D.导致对德“绥靖政策”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