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受到了富有的商人家族的赞助,这种赞助关系在这一时期十分普遍。这体现出文艺复兴受到(     
A.商业资本的影响B.宗教信仰的束缚
C.政治力量的游说D.科学研究的助推
2 . 如图体现的主题是(     

A.数字起源历史悠久B.文明在交流中发展融合
C.印度文明最为先进D.国家因知识归属而斗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分亚运会主题(宣传)口号

届次年份城市主题(宣传)口号
1延至1951新德里
31958东京永远向前
111990北京团结、友谊、进步
121994广岛亚洲和谐
131998曼谷友谊不分国界
142002釜山新理念,新亚洲,同一个亚洲,世界的釜山
162010广州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192023杭州心心相融,@未来(读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摘编自厉大远《亚运会主题口号分析》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外交被视为外交工作一翼,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由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这一时期文化外交实施“一边倒”政策,民间文化交流作为“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的重要手段表现活跃。由于国内外形势严峻。此时文化外交以政治与革命为中心。以宣传中国革命成果为主要目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是文艺演出、杂技等单向对外宣传。到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外交一度停顿。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外交进入新时期,成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恢复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外交并由政府统筹,交流对象遍布世界五大洲。交流渠道不仅有官方,各部门,各地方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推进文化外交发展。到20世纪末,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国际文化组织保持联系。

进入21世纪后,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对外关系中继政治、经济之后的第三根支柱,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文化外交的主要任务。十八大以未,文化外交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等都推动了中外高端思想文化交流。特别是“一带一路”作为建设平台,更提升中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努力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达共同体。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发生变化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概况

时期发展阶段概况或典型代表
19世纪中叶-1905初创本阶段活跃在博物馆移植舞台上的是西方来华人士,其中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院(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他们(传教士、知识分子)在中国建立的博物馆一度成为后来国人创建博物馆的范式。
1905年-1936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历官绅已开始比较中西古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异同。维新人士创办上海强学会时首次明确将创办博物馆与启蒙、强国联系起来,认为博物馆有“博览兼收,以为益智集思之助”。1905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院(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24年,冯玉祥部下进驻北京后成立专门的国立博物馆,众多的深宫古物最终于1925年在博物馆公开展示。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向社会公众阐释古物是一种社会遗产,而不是一家之遗资。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协会建成,开始了博物馆观念的本土化。至1936年,全国已建成博物馆多达77座。

——据胡盈《世界博物馆导读》和徐玲《西方博物馆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整理

材料二   1960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2月,以两馆为基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该馆现有140万余件藏品,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至2016年,登记在册的博物馆达到4873所,各类专业博物馆层出不穷,国民近乎免费地享受丰富的博物馆资源。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博物馆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代中国博物馆建设的主要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3年,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局面,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反对并指出,此举“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利于中、欧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表明中国(     
A.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B.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机制
C.顺应国际绿色贸易的趋势D.迎合海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管理的新方向。社区治理中,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治理的唯一合法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出现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积极参与治理。政府对下辖社区拥有直接权力,权力的下沉实际使得社区居委会成为准一级政府,居委会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承担着大量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职能。

美国联邦政府自1960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几部关于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住宅和社区发展法》《国家和社区服务条例》等。美国社区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公司、公共服务机构)等。其中政府作用主要在资金、宏观政策方面的协助,社区公共事务执行主体是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摘编自白婷《公共卫生危机下中美基层社区治理的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两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1999年至2008年主要气体年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单位:亿吨
温室气体全世界西方七国工业集团
二氧化碳298000153237
甲烷375139
一氧化二氮5.72.6
HCFC—220.20.17
A.西方国家未重视环境保护B.城市化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D.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是18—19世纪英国煤炭产量的发展变化。

据此可知(       
①英国煤炭自然资源丰富       ②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工厂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的能源结构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024-06-0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全面抗战初期,毛泽东多次指示:八路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决定作用,但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为此,“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这些指示(     
A.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C.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士气
D.有利于中共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