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中国

材料一   以中国历史而言,秦汉是充实内部的时期,我曾称其特色为“厚”,隋唐却是开放扩张的时期,其特色是“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有秦汉和隋唐当得起“天下帝国”的地位,因为在这两个重要的时期里,中国是开放的,而且是发展的。

——节选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二   无论在民族、疆域还是认同上,这个“华夏/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庞杂和包容,你可以称之为“天下帝国”,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共同体”……一方面,现代国家不能再是“天下帝国”,它不能不限定领土、族群和国民,汉唐时代那种“包容和弹性”的天下秩序只是光荣的历史记忆,而无法成为现代国际认可的准则;另一方面,悠久和荣耀的历史记忆,又使得现代中国历史学者,理性上虽然超越“华”、“夷”,追慕包容性的天下帝国,但感情上会不自觉地区别“内”、“外”,以汉族中国为“我者”来叙述“华夏/中国”。

——摘编自葛兆光《说中国》·解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特色为“厚”,隋唐时期特色为“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华夏/中国”概念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23次组卷 | 6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7次组卷 | 6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这说明中医
A.具有其内在逻辑体系
B.立足唯物主义观念
C.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
D.重视经验体系建构
5 . 艺术史课堂上,老师在解说一幅宗教壁画:“这幅圣像中,图画本身缺乏合理的布局与比例,古典艺术的和谐与真实情感消失了。画家用简洁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以突出圣母的扭曲形象,欲透过带有特殊含意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重要的神学思想。”这应是何时的艺术风格?
A.古典时期B.中世纪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1820—2011年中国人口及城市化率略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8203737723506.3
18933367726687.9
194954167576510.6
19606620713075.8819.75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1113473569078.6351.27
A.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于鸦片战争前
B.新中国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而加快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D.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政权名称存亡时间开国国君国君原来身份
后梁907—923年朱温宣武节度使
后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
后晋936—947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
后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
后周951—960年郭威邺都留守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
2023-07-10更新 | 126次组卷 | 37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学者总结的日本古代文学中“长安”形象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奈良至平安前期实指汉唐都城,作为诗歌吟咏的客观意象存在,总体表现出对汉唐长安的憧憬与向往之情
平安中期至平安后期不再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而是成为一般意义上“都城”的代名词,长安形象甚至出现妖魔化趋向
注:奈良时代为710~784年,平安时代为794~1192年
A.中日文化交往逐渐减少B.日本中央集权体制强化
C.中日实力对比发生改变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1952-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现代化
B.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
C.标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确立
D.开始改变我国工业基础落后面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

材料一5000 年前,尼罗河谷的居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从尼罗河流域,文明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接着,是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地中海这个内陆海变成了全世界的贸易中心,它沿岸的城市成为了艺术、科学、哲学及其它知识的家园。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十九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人描述道:印度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术工人制造必要的机器,用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 ,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20世纪初,又有英国人描绘说: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材料三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沦为殖民地......其它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中海成为全世界贸易和文化中心的原因,16世纪后世界文明中心又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辩证解读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023-08-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