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传统观点认为,达·伽马首航所获利润是航行成本的60倍,而今有的学者通过史料查证以及比较当时商品价格,认为去掉远航成本、船员船只损失,实际利润只有成本的6倍左右。这体现了(     
A.旧有历史研究失去价值B.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
C.史家立场影响历史评价D.史论随研究发展而有所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古埃及,很多神是幻想出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合体。两河流域的神多以纯粹的人类形象出现,但也没有完全与动物脱离,一些画像中神的身旁都会出现动物,动物也标志着神对应的特征和能力。由此可见
A.世界区域文明具有差异性B.西亚文明借鉴了古埃及文明
C.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不高D.认知动物水平体现文明程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模式专门性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
C.自然经济封闭性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021-01-06更新 | 1847次组卷 | 6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博物馆中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由封国到帝国的历史缩影与实物佐证,是秦文明的名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李斯依惯例主持规划设计,章郸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秦始皇陵有76个故宫那么大,有数百个陪葬坑。出土的三个坑,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人数最多时近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在出土的陶俑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兵马俑一共有七个部分组成,部分零件是相通的,达到了“模件化”生产。兵马俑的制造团队高达千余人,是“规模化”生产。兵马俑组装好之后,还要涉及到细节和肖像处理,做到了“千人千面”。

——摘编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简介》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秦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史观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
要依靠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
C.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D.《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
2019-11-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家园林付之一炬,文物损失不计其数。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具体时间,中外记录存在差异。关于1860年10月6日晚园明园的各方回忆如下表:
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当晚正在北京城内办理亭务,“遥见西北火光冲天”,不胜惊骇。遂认为园内殿座数处,已于6日晚遭火烧。
学者李慈铭(居住北京城内)当日日记中记载“夷人烧圆明园,夜光达日烛天”。
法军将领蒙托邦晚上七点左右行军至圆明因,为防止清军埋伏,命令在圆明园前院宿营,没有深入圆明园。
英军将领格兰特英军步兵向圆明因行军途中迷路,夜宿喇嘛庙,彻夜燃起篝火,并向附近土堆发射炮弹,以便于与联军取得联系。

据此可知关于圆明园事件的记载。
A.中国人的记录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B.中外历史史料之间可以相互印证
C.个人主观回忆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确定历史细节仍需挖掘相关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的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时遵循(     
A.历史记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相莫衷一是
B.掌握充分的史料证据,一定可以厘清历史上的一些争论
C.历史记载应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
D.故事传说是完全可信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国家出现以来,中国历代都制定不同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


材料二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述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并援引材料中史料信息加以说明。
(2)结合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2021-09-27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以下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浙江台州历史·第2卷》。这些史料反映了
1950年6月以后玉环、黄岩、天台、临海等县相继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1年海门、仙居、三门等县(区)依次召开了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至1953年底各县(区)先后召开过5次至10次代表会议。与会代表在听取政府的工作报告后,也积极进行讨论,对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生产自救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议和批评

A.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B.台州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C.爱国统一战线进入了发展阶段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