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形划分中国的地理单元,如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等。而古人则更喜欢从文化同质性着手,辅以山川地形,便构建出许许多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划,如江南、塞北、中原、关中……其中属江南的名气最大,几乎所有与江南相似的地方都被冠以“某某江南”,足见国人对江南的情有独钟。江南,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概念,而主要是文化经济上的地理概念。中国历代所指范围多有变化。

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不衰?事实上,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湖、海,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依次把江南的五个城市(南京、扬州、杭州、苏州、上海)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

江南的山水、人文、都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有机串联,形成一个文化整体,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中国人对“江南”的向往,反映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认同,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认同。明清以后,“江南”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立足点,发挥着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以下是根据网上相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五大时代的表格:

名称时间(年)核心成因诗句或俗语
长江时代317-589南京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运河时代605-907扬州大运河的开凿江南好风景 烟花三月下扬州
钱塘江时代1138-1276杭州南宋的定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太湖时代1368-1840苏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衣被天下 诗意栖居
海洋时代1843-至今上海鸦片战争后的开埠冒险家的乐园 魔都
1.长江时代中的“六代帝王都”,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2.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大运河两次开通相关的朝代有:(双选)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E.宋朝                           F.元朝
3.钱塘江时代,南宋为何能偏安江南近150年?
4.上海的开埠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单选)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江南五大时代的变迁?
2024-04-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暑假,小明同学来到敦煌莫高窟旅游,在欣赏完众多美轮美奂的壁画和佛像之后,发现了矗立在景区里保存完好的王道士塔,他不禁产生了疑惑:按照道家戒律,道士逝后不会建塔,舍利塔是佛家的专利,为何这里竟然有如此气派的为道士修建的佛塔?为此,小明同学开启了探寻之旅。

(一)了解王道士的发现和当地官员的态度

材料一   王圆箓(1850–1931)祖籍湖北麻城,出生陕西农村。青年从军为清军河西兵勇,退伍后当了道士,1897年左右来到莫高窟。当时的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他以修窟补佛的名义,每天扫窟或是外出化缘,公然以“莫高窟主持”的身份自居。后雇人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就花费了近两年时间。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在清理第16窟流沙时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藏经洞。

材料二   在藏经洞发现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王道士多次逐级上报,求助官方予以重视,也为他们送去了珍贵的经卷,小到敦煌县令大到甘肃省学台等官员多有得到,文人老爷们只是把玩欣赏,没有任何保护的建议和举措。

1.结合所学,为什么当时当地的官员对于藏经洞的发现如此漠视?

(二)梳理被外国探险家盗取的文物以及敦煌学的产生

材料三   1907年,匈牙利籍英国人斯坦因最先来到敦煌,利用买通和欺骗的手段(把自己标榜成唐玄奘的信奉者)从王道士手中盗走写本8082卷,木版印刷20卷。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古书、佛教经文、民间文学等汉藏文精华写本6000余卷。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小川一郎盗走文书约600卷。1914年,斯坦因再次盗走写本600多卷,两次共掠走文书一万多件。1914年至1915年间,俄国人奥登堡也盗走文物2000件以上。1924年,在藏经洞已经空空如也的情况下,美国人华尔纳盗剥了大面积的敦煌壁画,并掠走唐代彩塑。

材料四   据统计,藏经洞出土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多达五万余件,年代涵盖公元4-11世纪。敦煌遗书的发现,推动了与中世纪中亚、中国有关的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学、艺术、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等的研究,并成为一门为世界学者所关注的学问——敦煌学。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五   斯坦因将藏经洞的珍宝公诸于世界,全世界为之发疯时,清廷才认识到敦煌文物的价值,1910年清廷下令将藏经洞剩余的经卷运至北京保存,但是沿途大部分官员只是想方设法将其据为己有,运送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丢失一批,以至于当代中国学者研究敦煌学时,必须要到国外相关的文化机构实地学习或者购买微缩胶卷回来进行研究。

2.根据以上材料,敦煌学的形成与王道士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三)审视世人对王道士的评价

材料六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1992年出版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开篇《道士塔》一文中,把王道士定为“敦煌石窟的罪人”、民族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材料七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美丽的敦煌》一书中,专文介绍了王圆箓其人其事,认为他“苦守莫高窟30多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本不属于他的圣地”,“但愿我们正视那段历史”。

3.作为文化学者的余秋雨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对于王道士的评价为何如此截然相反?

(四)汇总

4.综合上述所有图片和文字材料,你认为王道士究竟是千古罪人还是守护功臣?
2024-04-0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文件是历史的指示牌,为我们搭建起与过去联系的桥梁。英国一位名叫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的历史学家,用近一年的时间将散落各地的文件原稿收集整理,最终写成这本《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进程的100份文件》,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错误、每一场欢欣鼓舞、每一回悲伤哀恸,都凝结在一份份无声的文件中。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文件都展现出某种力量,推动一些事情的发生,让世界成为当下的模样。

以下是选自本书的48份文件的目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阅读排版方便去除了书引号):

1易经 2汉谟拉比法典 3荷马史诗 4孙子兵法 5论语 7摩诃婆罗多 9柏拉图理想国 11大宪章 15谷登堡圣经 16达芬奇手稿集 18哥伦布书信 20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22麦哲伦航行日记27第一部对开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28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31牛顿著作集33权利法案 35社会契约论 36独立宣言 38美国宪法 39人权宣言 43拿破仑民法典 45第一幅照片 47物种起源原始手稿 48第一封电报 49共产党宣言 5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7留声机专利证书 63十四点和平原则 65凡尔赛条约 70第一张电视节目单 71慕尼黑协定 73美国对日宣战演讲稿74曼哈顿计划手稿集 76安妮日记 77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78联合国宪章 80马歇尔计划 81世界人权宣言 84 DNA发现者的亲笔信 85罗马条约 88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 90“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91苹果公司成立文件 92因特网协议 94第一个网站 97第一条推特 100斯诺登文件

1.请根据提示将以上文件做大致的归类。(填写文件前面的序号,每项4个,不要重复填写)
(1)与科学技术发明或进步直接相关的有:
(2)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相关的有:
(3)与人权直接相关的有:
(4)与影响大众文化和现代传媒直接相关的有:
2.书中收录的文件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反映了它们在材料和形态上的变迁。根据提示请将下列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件原稿与其载体相匹配
①石柱   ②竹简   ③羊皮纸   ④莎草纸

3.《文件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及中国的文件只有三个:《易经》《孙子兵法》《论语》。请另外推荐一份你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件,并说明理由。
2024-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大事记

595年,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①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始建进士科,以文辞取士,科举制度形成

②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恢复九品中正制

③627年,唐太宗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④689年,武则天载初元年,亲策天下贡士,被视作“殿试”之始

⑤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下诏之后的考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⑥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进行科举改革,开始以经义取士

⑦1315年,元仁宗延祐二年,分成左右榜,左榜供汉人南人,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

⑧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起,开始实行南北卷以及之后的南北中卷制度

⑨1487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八股文定型

⑩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进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至此中国科举制结束

材料二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

时期
地区
五代北宋南宋合计
北方40628061181110120
南方181024370027769237
共计58165237611108879357

注: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57名。

北方:河南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黑龙江 辽宁 

南方: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安徽 四川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贵州 

——以上材料根据《中国科举史话》(李树)和现行高中统编教材相关内容整理

1.材料一大事记前面四条所述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废除—恢复—再废除,从中可知(     )(单选)
A.世家大族逐渐没落B.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日益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以延续
2.材料一大事记第⑥条所述的科举改革,应与下列哪一变法或改革有关?(     )(单选)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3.材料一大事记第⑦条所述的左右榜,应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单选)
A.南北面官制B.猛安谋克制C.行省制度D.四等人制
4.结合材料二表格和所学,五代、辽、金、元这几个时期状元比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二表格中状元籍贯的分布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科举制度能够延续约1300年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06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2022年5月,有网友发帖表示,在给自己小孩买的《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一书中发现史实性错误。书中在介绍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时,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图中,丁汝昌和几位清朝将领低头弯腰,向日本军官表示屈服。这一帖子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小明同学关注到以后,去翻阅了现行初中统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三册,书中是这样描述的:1895年初,日本海陆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其率舰队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为此,小明同学想给出版社写一封信,为了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他找到了以下的材料:

材料一:《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投降图》(原图说明:想象图,日本右田年英,创作于1895年)


材料二:当时海军提督衙门十名守卫之一谷玉霖的回忆:……亲眼所见,“丁军门自尽后……(牛道台)集众筹议投降事。”

材料三:日本人的说法:在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的舰队遭到日本海军的包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向丁汝昌劝降,但遭到拒绝。战斗数日后,丁汝昌在镇远舰上服毒自尽。

材料四:当年《纽约时报》的报道: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将军,在目前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比他们的同胞更加坚贞的爱国精神和更为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值得中国的人民引为骄傲。他们是通过一种令人哀伤的、悲剧性的方式——自杀,来表现出这种可贵品质的。

材料五:《清史稿》(北洋政府编撰,1927年完稿)的评价:甲午之役,海陆军尽覆,辱莫大焉。汝昌虽有罪,而能以一死报国,尚知畏法。

材料六: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当年在威海卫保卫战最后的阶段,日本人击败北洋水师,主战派和主和派为此意见不统一,丁汝昌见突围无望,选择了自杀殉国。丁汝昌的部将牛昶昞盗用其名义起草了投降文件,与日本进行媾和。并在战败后向清廷说了假话,称丁汝昌下令起草投降文件,而后畏罪自杀。以致于丁汝昌在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家产都被籍没了。宣统二年,在萨镇冰等一众海军将领的努力下,丁汝昌终于得以平反。

——以上材料根据网上和《中国近现代史辨疑与释读》(邵雍著)一书的相关信息整理

1.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概括整理小明同学求证的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来充实论证?
3.请你判断以上材料中,对于求证丁汝昌没有投降,哪一个更具有说服力?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和所学,请你帮助小明写一封信,向出版此插图的出版社指正错误。
2024-01-12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小明同学在学习《辽宋夏金元的统治》一课时,对教材上北京城址的变迁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材料一: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下图)



1.三朝北京城址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

小明同学想了解上述特点的历史起源,查找到关于国都的形制有如下记载。

材料二: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前是朝廷,王宫的后面是市。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周人的明堂……

——(战国)《周礼·考工记·匠人》(译文)

2.依据上述材料,小明同学能否确定第一问中都城形状特点起源于夏朝?为什么?

2023-1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1年有许多历史事件大周年值得纪念。某校历史学社策划设计相关内容展板,以下为展板策划表。

展板一1851年(170周年)     ①(人名)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展板二1861年(160周年)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开始进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②。
展板三1871年(150周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巴黎工人起义,建立了 ③(政权名称)。
展板四1901年(120周年)《④》签订,中国彻底沦入半殖民地深渊;清末新政开始。
展板五1911年(110周年)   ⑤起义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展板六1921年(100周年)   ⑥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展板七1931年(90周年)   ⑦事变爆发,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展板八1941年(80周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⑧爆发。
展板九1961年(60周年)东德修建“柏林墙”;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展板十1971年(50周年)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⑨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展板十一1991年(30周年)欧洲联盟成立;⑩,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崩溃。
展板十二2001年(20周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⑩填写完整。
2.社团进一步对以上展板进行归类以确定大的历史主题,请通过展板判断主题。
展板一、二、四、五展板七、八展板九、展板十一展板十、展板十二
主题①主题: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加剧主题②主题③
2023-11-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改变世界的七次信息革命

改变人类世界的力量是什么?真正改变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信息革命。信息的传递能力决定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多的信息接受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更多的积累,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今天人类已经经历了6次信息革命,经过这6次信息革命,人类终于演进走向一个智能的时代。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让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终于不再是自己20年、30年的积累,而是分享甚至接受传承,信息分享通过百万年的积累,人类终于出现。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让信息可以被记录,我们终于有了思想文化的传承,人类的古代文明才得以出现。第三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进行传输,纸和印刷术不仅代表了古代文明的高峰,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第四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传输,它和工业革命一样,再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电报和电话的能力尤其对于军事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让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输,改变了世界传媒业,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进行传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今天,我们已经站在第七次信息革命的临界点。第七次信息革命,智能互联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共同形成的新能力。

——摘编自项立刚《5G机会》


(1)将下列古代文字与其所在的文明区域相匹配。
①楔形文字②象形文字③甲骨文④玛雅独特文字⑤腓尼基字母文字

(2)结合所学知识,印刷书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请你概括七次信息革命的趋势。
(4)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人类历史上的七次信息革命?
2023-05-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历史

美国所使用的历史课本记录中国的部分,除了四大发明、中国地理环境等,还重点介绍了6位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孔子、嬴政、刘彻、李世民、武则天、郑和。

孔子开始出现在美国教科书上,是在19世纪上半叶。书中重点描述了他曾经担任过鲁国“司寇”的职位,从今天的职位来看,这个身份就相当于法官,也是美国的司法部长。除此之外,美国还将孔子人物形象刻在最高法院的门楣上,其余两个为犹太人的民族领袖摩西、古希腊雅典立法者梭伦。

美国历史课本中对秦始皇的描述,几乎都是赞美之词,他们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人格魅力都是非常出众的,这非常贴合美国所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人历史课本中描述的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打通影响欧亚大陆数千年历史的丝绸之路的人。

美国人描述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国家疆域开拓与种族交往中做出了极大地历史贡献。

美国汉学家罗汉在自己所著的《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一书中,有一句对武则天评价的话,非常惹眼——“她没有性别,她是一位圣人”。

在美国的历史教材中,还一度认为郑和的“七下西洋”属于“半全球航行”,他带着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从东方航行到西方,对已知的世界进行了探索。

——摘编自《环球时报》官网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有何不同?为什么?
(2)你认为美国教科书为什么会选取这六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位著名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请说明理由。
2023-04-12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的民居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人们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1)下列邮票选自中国人民邮政出品的中国民居系列,请根据要求将它们做大致的分类。(填写字母)


①北方:_____________②南方:_______________
(2)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决定其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3)目前为止,中国共计有世界文化遗产56处,其中有三处民居,分别是2000年入选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保持19世纪已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风貌),2007年入选的开平碉楼和村落(代表了近5个世纪的塔楼建筑的巅峰),2008年入选的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你觉得它们能够入选的原因是什么?
2023-04-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