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联合国70年间(1948—2018)维和行动示意图。据此可知
A.贫穷与落后是战争的根源B.联合国的宗旨得以有效践行
C.维和行动遏制了冲突爆发D.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2022-05-27更新 | 403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籍记载,公元 495年,一位皇帝在与大臣对话时指出:“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事发生于以下示意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23-03-25更新 | 57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口、耕地数额、人均耕地数和年均毁林面积示意图


——据陈业新《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兴修农林水利、救济灾荒与生产自救、厉行节约运动,为此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初步经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形成注重山河修复整治、开展绿化祖国和爱国卫生运动、探索环境保护规律和维护国家发展权益等环境保护与发展格局的观念与举措,推动了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生态建设与持续发展结合道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入新时代,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本方略,为建设美丽中国与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不同于西方资本主导绿色转型路径的中国行动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包庆德、宁琳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使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生态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4 . 下图是某同学所作的“西欧社会8至18世纪王权变化示意图”及解释,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10-11世纪城市的兴起阻碍了王权的加强B.14世纪后王权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C.15世纪以后王权的强化一直推动西欧发展D.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使王权走向衰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2021-11-20更新 | 46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利玛窦来华路线示意图,该路线
A.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首次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C.得益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D.开始了人类早期文明交往
7 . 如图为《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所示①②③④依次为(     
A.魏、东晋、西晋、北魏B.北魏、东晋、西晋、魏
C.魏、西晋、东晋、北魏D.北魏、西晋、东晋、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示意图,苏联、美国、英国等国于1968年7月1日签署了该条约。中国于1992年3月递交加入书。1995年5月,联合国召开缔约国大会,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基本上消除了核武器扩散的风险B.改变了全球治理体制的基本规则
C.涵盖了全球大多国家和国际组织D.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的产物
2022-03-26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唐朝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隋朝建立后,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隋文帝杨坚毅然废去九品中正制度,按德才标准选拔官吏,行科举之制。隋代的常选有进士、明经和秀才。隋代开科考试选拔人才,尚未形成一种完备的制度。到了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科举除常举外还有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科目多为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均可应试,但不是经常举行,制举录取人数一次只一二人到五六人,因而在科举考试中不占重要地位。唐代积极推行和发展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的途径。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中国文化史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宰相制度与汉朝相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如何发展了科举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唐宋时期科技发明传播示意图。由图可知,中国三大发明的外传
A.对近代科技产生巨大影响B.推动了西欧近代社会转型
C.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D.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