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7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战前一幅著名的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以下是场景: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据图以所学知识判断,这条狗代表
A.张伯伦
B.丘吉尔
C.达拉第
D.斯大林
2019-09-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一幅近代著名时事漫画,名为《时局图》漫画作者的目的在于
A.宣传了“师夷长技以制夷”B.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唤起民族觉醒
C.进行托古改制,维新变法D.号召民众进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3 . 如图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A.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两极格局向单极格局发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2019-07-08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7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5 .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图1,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2)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深远。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简要说明罗马法是怎样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3)图2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4)图3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又体现了什么原则?

(5)依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文献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

——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

材料二漫画《大棒对大棒》(作者:方成)

(图注)报纸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内外遇到一系列困难。(1963年2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推断图6中下面人物最有可能是欧洲哪位政治家?概述当时的欧洲为了努力成为“欧洲人的欧洲”,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 . 下图为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在七七事变后所作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的两人都是日本人。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日本人普遍反对战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下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1)下图漫画反映了抗战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简要评价当时中国正面战场中的抗战。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2017-12-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