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统计了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此表可用于研究(     
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入超(以-号表示)出超(以+号表示)
1929年+58.8
1930年+33.2
1931年+55.0
1932年—141.1
1933年—77.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业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
A.国民政府时期法币改革的背景B.解放战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
C.抗战期间日本经济侵略的表现D.民国时期官僚资本发展的影响
2 . 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国内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统计情况,读图分析,下述观点阐述正确的是
A.1952年工业产值较低,说明我国一五计划刚刚起步
B.1978年以前我国工业生产增长率要快于1978年以后
C.从2008年的工业产值来看,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D.自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增幅较大,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
2016-1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江山高三5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3 .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小明同学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了下列四个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农业1.0阶段

是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条件。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农业2.0阶段

是指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的工业化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

农业3.0阶段

是在20世纪末期提出的,其特点是资源循环利用和生物技术应用,强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4.0阶段

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其特点是高度智能化、精准化生产。
A.农业机械化与食品供应保障B.人工智能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C.科技革命改变农业生产方式D.生物科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观察如图数据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北民大量南迁B.江南士族专权
C.民族交往交融D.政权更迭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统计,从咸丰末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等刊印的各类西书共353种,其中科技类译著不下300种,哥白尼、牛顿、爱迪生等科学巨匠的名字,逐渐为国人熟悉。这些科技类译著(     
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C.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D.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不含金融业),资本总额近28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加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加了近2倍。推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④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各项数据、与表中整体趋势出现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1958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粮食产量
195820000196.9477.01563.1
195917000170.9410.41214.7
196014350106.3194.1985.5
19611475080.0181.4506.5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施八字方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改革。据苏联官方统计,其某一领导人执政期间,苏联的国民收入由原来只占美国的31%,上升到67%,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0平方米提高到1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该领导人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