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陆游在《弊庐》一诗中声称自己的屋合是“欹倾(歪斜、歪倒)十许间,草覆实半之”,但学者通过对陆游诗文的综合考证,认为陆游的居所是一处占地颇广,有着数十间以瓦房为主的屋宇,外围还有十多亩园林地的乡间庄园。由此可见(     
A.诗歌因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不能作为史料
B.诗歌作为一手史料有较高的实证价值
C.“以诗证史”要注意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关系
D.存世史料和后世研究的矛盾无法再现历史真相
2023-09-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三国志》B.《三国演义》C.《三国》D.《三国英杰传》
2021-11-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隋书》记载,“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唐诗人秦韬玉认为“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明代小说家齐东野人写道,“睢阳有天子气现……如凿河从睢阳境中穿过,天子之气必然挖断……隋炀帝听后甚喜,于是决定凿河”;当代史学家多认为“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动机和目的不是单一的,应该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历史的书写却需要一定的想象
B.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标准,只要自圆其说论就能够成立
C.历史信息以多种面貌存在,需要通过去伪存真寻求真相
D.历史研究应以正史为依据,其他史料则没有研究价值
4 . 长期以来,主流的史观都认为是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但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则呈现出与康梁所述不同的过程。分析下表双方的依据,选项中合理的是
肯定方(主流)否定方
依据康有为自述:在松筠庵聚集十八省共一千二百余举人,共商上书拒和之事。以为“士气可用”,以“一昼二夜”写就“万言书”,一千两百余名举人签名。此书“遍传都下,士气愤涌”四月八日,康至都察院请其代为呈递。但都察院以议和已经“用宝”为由,决绝了此次上书。《公车上书提名》的六百余人与《康南海自编年谱年谱》所言之一千两百余人不合。《公车上书记》序文说此“万言书”原定四月初十日呈递,而后“议竟中寝”。《年谱》中说议和条约四月八日已经“用宝”与《翁同龢日记》所言之四月九日“用宝”相矛盾。
结论认为反方包含许多推测和预设,而且对反证材料的分析不足,“其结论有片面性”。认为上书拒和的主力并非进京应试的举人,而是各级官吏。

A.肯定方的依据是当事人的自述,史料价值最高,肯定可信
B.反方以推测和预设结果,论据不足,所以没有任何价值
C.历史研究要勇于探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史证论
D.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2021-05-14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同盟会的党员证”下列关于该图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的檀香山
②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③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④该如图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大公报》自1902年创刊以来,记录了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在它创刊十周年纪念版的报纸中报道的新闻可能有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占上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鲁迅于1898年从江南水师学堂肄业,后来他回忆说,“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呐喊自序》)这段回忆
A.是文学创作,不具史料价值B.是作者臆说,理应不屑一顾
C.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D.是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
2016-11-27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浙江衢州二中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对“同盟会党员证”(右图)的释读,不准确的是它                            
A.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B.所使用的“庚戌年”为公元1910年
C.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D.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同盟会会员不断扩大的史实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画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引自陈重伊著《荣氏家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引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1922年,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350万日元用于周转。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损失100多万美元。

——引自陈重伊著《荣氏家族》

(3)概括材料三中荣氏家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材料四   荣毅仁等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4)新中国成立后荣氏家族企业获得新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请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5)荣氏家族企业的创始人荣德生曾写有“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怎样的经营理念?
2024-04-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色目人”的定义历史上有不同说法。宋人《南部新书》:“大中(唐宣宗年号)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二三人姓氏稀辟者,谓之色目人。”《元典章》记载:山东宣慰司询问中书省“未审何等为色目人”,中书省回复“除汉儿、高丽、蛮子人外,俱系色目人”。后又有济宁路询问“女真人张不花是否是色目人”,中书省答复“合与汉儿一体刺字”。对上述内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是佐证元朝施政随意的第一手史料
B.不同史料导致了历史真相趋向多元多样
C.历史事实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
D.同一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内涵可能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