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数)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有人曾做过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天文学家、农学家和医学家(数学家和工匠另当别论),其人数比例约在85%以上,其成就如:《甘石星经》等是为了制定历法和确定季节服务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桑辑要》等是为了使农业有好收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是为了更好地治病……而西方科学史上诸如亚里士多德及其《物理学》、欧几里得及其《几何原本》、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爱因斯坦及其《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则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论的探索。

——摘编自钱兆华汪文婵《论中西方科学的差异》

根据材料围绕“中西方科学”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 . 下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2023-10-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0年5月,红军攻克寻乌县城,毛泽东立即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活动,对寻乌县的商业现状、人口结构、土地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写出了著名的《寻乌调查》。以下为江西寻乌县土地调查情况统计。据此可推知(     
阶级成分所占比例所占土地比
大地主(收租五百石以上的)0.%30%
中地主(收租五百石以下二百石以上的)0.4%
小地主(收租二百石以下的)3%
富农(有余钱剩米放债的)4%30%
中农(够食不欠债的)18.%
贫农(不够食欠债的)70%
公田40%
A.党开启深入开展农村调查先河B.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迫切性
C.土地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地主和农民土地占比矛盾大
2023-10-03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4 . 如表为唐朝前期人口增长数量与后人考证情况对比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唐朝纪年公元纪年跨越年度史书记载户口数考证人口数年均增长率(%)
户数口数
高祖武德七年624年200000015375920
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15308000013280000177895839.70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1338000002090000012.37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536156141371400004085000012.19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358412871484436096400000012.62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15891470952919309742500009.89

A.唐朝前、中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B.史料记载数据比后期考证更准确
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口持续增长D.安史之乱导致人口数量增长放缓
5 . 如表为19世纪中期部分年份中国、印度及日本茶叶出口量统计表(单位:千磅)。表中数据反映了
时间中国印度日本
1859年1109061483533
1860年10170827071600
1865年161293313810627

A.茶叶出口逐渐成为日本经济支柱B.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压力剧增
C.中日等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加深D.中国茶叶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概况
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之后登记载册。
汉朝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
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朝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
明清使用黄册作为正式户籍,编制程序严格,内容详尽。清初延用黄册,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甲制度取而代之。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了旧的保甲制度建立了新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1954年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性质和组织结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消了城市人民公社、街道革委会和革命居民委员会,恢复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城市基层民主治理被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摘编自陈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治理的意义。
2023-09-01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准予其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农民凭借“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获得非农业户口,户口制度迈出了从强制禁止到条件许可的第一步。1985年,公安部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和《寄住证》制度,允许暂住人口在城镇居留。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规定凡16周岁以上的城乡公民均须申请身份证,标志着人口管理理念开始发生从户口管理向身份管理的转变,打上明显地域和职业特征的户口管理出现淡化的趋势。1983年“农转非”人口约为200万,1989年增至3000万,年均增长约500万。

摘编自尹旦萍《城乡之间:当代中国户口的变革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户口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80年代户口制度改革。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西南夷局部地区(今贵州省)墓葬出土的中原铁器数量统计概况”。这说明这一时期(     
时代墓葬数铁器数量备注
战国晚期20座16件没有农具
西汉前期140座80多件有锨、锸、斧等农具
西汉中后期70座数百件大多数为各类农具
A.个体劳作方式在边疆逐渐确立B.南方丝路助推冶铁技术的传播
C.中原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包容性D.西南夷的生产力水平有所提升
9 .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下列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B.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
C.大数据时代加剧了两极对峙D.中美在科技领域争夺主导权
10 . 下表是中国近代部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出口数据(公担)统计表。
时间茶叶蚕丝大豆棉花
1871-1873年102215937529575068486
1891-1893年1055064599940760522290417

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
A.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成效显著B.农业商品化瓦解着自给自足观念
C.民族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所提高D.贸易顺差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021-05-0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