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距今约九千年前长江流域已有稻作农业,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要早三千年以上。《礼记·礼运》中讲“礼之初,始诸饮食”,礼器中鼎、爵、尊、盘、觚都是主要饮食器。《礼记·王制》曾谈及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题(纹身)交趾”之民。纹身和生食冷食,都是中国人认为的异族野蛮原始人特征。中国人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已有甑,甑是利用火烧水产生蒸汽来蒸熟食物,蒸是火水相与式的较高层的用火之道。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最晚在商朝时已开始用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长挑近夹,无不如意,故亦可发展合桌会食的型态。《隋书·经籍志》中所载食经已达71卷,《新唐书·艺文志》则达171卷,郑樵《通志》则记了360卷,可见其多,亦可见中国人对吃的重视。

——摘编自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材料二   汉代以来,凭借陆路和海上交通的不断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西传逐渐增多。生姜作为食物原料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传至地中海地区。以餐饮器具而言,中国汉代漆器和唐宋瓷器已经直接传入中亚西亚及非洲个别地区。元帝国建立后,西方国家的使节、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等纷纷来往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直接推动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国制造的白糖已在16世纪传入西方,受到人们喜爱。茶叶传入西方国家,逐渐成为欧洲的时尚饮品。元明时期,中国的瓷制餐饮器具通过贸易更加大量地传入欧洲各国,欧洲的王公贵族争相购买,甚至高价以求。马可·波罗首次向西方人叙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记载了中国的食物原料、饮食品种及制法和饮食风俗等,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也起到了极大作用。

——摘编自杜莉《汉代至元明时期的“东食西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至元明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西传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2 .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折射着社会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足球运动发展大事记

约1300年开始,足球运动在英国很多村镇作为庆典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开展起来。活动没有成文规定,双方手脚并用,玩法粗野,被称为“野蛮足球”。

18世纪,足球运动由乡镇居民带入了城市的工厂与街道。

1863年,英格兰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统一足球规则,现代足球诞生。

1885年,英足总承认职业足球的合法地位。

1890年,英格兰首次举办了正式的女子足球比赛,吸引了上万名观众观看。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足球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夏季奥运会中,足球比赛参赛队开始以国家队组成。

1926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足联总会上,国际足联决定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第一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此之后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杯。

——摘编自陈静姝《英国足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等

(1)阅读材料,试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简述现代足球运动与社会发展变迁某一方面的关系。
2024-04-24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倗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融合
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4 . 如图展现了二牛牵犁耕地的场景。汉武帝以前的犁铧,重量较轻,经不起牛拉;之后出现大型犁铧,至少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从而使牛耕变得必不可少。由此可见(       
A.大土地所有制有所发展B.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完善
C.小农经济阻碍农业进步D.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2024-03-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1996年国际银团贷款为5 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 900亿美元,1992年为8 200亿美元,1995年猛增至11 900亿美元。目前世界证券交易中心主要分布在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上海、孟买及新加坡等地区。这反映出(     
A.国际金融组织成立打破贸易壁垒B.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高
C.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D.经济活动由全球关系取代了国家关系
6 . 唐朝以前,庄园持有者多为宗室、功臣、外戚等地主豪强,庄园基本上都为“豪强庄园”;唐朝以后,庄园的实际控制者则逐渐转变为富民阶层,“富民庄园”显著增多。这反映了(     
A.庄园主阶层的开放性提高B.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C.土地兼并问题的逐渐缓解D.士族门阀势力的消失
7 . 汉唐时期,大部分中原王朝建都于长安和洛阳,其威胁多来自北方草原;因而,当时鼓励周边民族商人入中原贸易的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获取宫廷所需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中华文化圈的最终形成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8 . 清末《蜀游见闻录》记载: “昔先君在雅安厘次,见辣椒一项,每年运入滨省者,价值近数十万。”民国二十二年《湖南地理志·嘉禾县》: “农产物以……辣椒,为大宗。苎麻辣椒,运销本省各县及湖北两粤省,年值二三十万元。”这可用于印证在我国(     
A.经济价值是外来物种传播的重要推动因素
B.经济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C.人地矛盾的尖锐促进了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D.传统的经营模式阻碍了物种交流
9 . 下图所示可用于(     

A.揭示新中国的经济结构B.反映中国机械化生产成果
C.印证袁隆平的突出贡献D.说明中国粮食危机已消除
10 . 清初,西南地区的义学与内地大致相似,主要针对贫寒子弟。雍正以来,义学逐渐渗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更多面向少数民族子弟。这一调整(       
A.旨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交流B.意在节省朝廷赈济贫弱的开支
C.顺应了西南政治管理的变化D.直接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