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服饰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可以反映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幂篱。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帏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帏帽大行。中宗后(女子)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开元末,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衣胡服。

——摘编自《旧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图是唐代张萱所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图中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



材料三   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升平,而玄宗以声色犬马为羁縻诸王之策,重以蕃将大盛,异族人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

——摘编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阐述三则材料对研究唐代服饰的价值。
(2)依据三则材料,概括唐代服饰发展呈现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映的时代风貌。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唐代服饰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
2023-06-28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采风貌。

——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与说明。
2023-05-06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   
据此判断,该壁画(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21更新 | 3669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航济亭是北宋时期位于明州(今宁波)定海的驿亭,下表是关于航济亭的记载。根据材料,下列论述合理的是(     
出处内容
罗濬《宝庆四明志》航济亭,县东南四十步,元丰元年建,为高丽使往还赐宴之地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二年五月壬辰,赐明州及定海县高丽贡使馆名曰乐宾,亭名曰航济
王应麟《玉海•宫室》元丰二年明州及定海县作高丽贡使馆。五月二十五日赐名乐宾(亭曰航济)
A.史料形成时间决定价值程度B.海路在北宋外交中发挥作用
C.材料都是二手史料,可信度低D.明州主导北宋对外贸易通道
2023-06-08更新 | 34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6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7 . 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有一系列根据北朝《大方便佛报恩经》绘制的壁画,下图为莫高窟第138窟《孝养品》的须阇提太子割肉济父母的故事。但据后世学者考究,《大方便佛报恩经》是“疑伪经”,据此可知唐朝(     
A.壁画依据存疑无史料价值B.儒学正统地位受佛教冲击
C.儒佛思想的冲突不可调和D.佛教发展逐渐走向本土化
8 .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
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9 . 某中学小组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问题,收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下表为北宋前四朝宰相出身状况一览表。

朝代宰相总人数科举出身人数科举出身所占比例非科举出身所占人数非科举出身所占比例
太祖朝6350%350%
太宗朝9667%333%
真宗朝111091%19%
仁宗朝232296%14%

——元朝脱脱等修撰《宋史》

材料二   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誉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奏折)

材料三   (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分别指出上述三则史料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对于研究科举制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为何会成为古代统治者推崇的选官方式。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3年,在龙虬庄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从遗址原生态小河边,集到一片泥质黑陶盆沿口残片,经碳十四测定,该陶片距今约4000年左右,是“在中国首次发现,仅此一块”的“国宝级陶片”,其陶文拓片已收入《中国上古书法史》。

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在《东南文化》杂志上率先发表题《谈高邮龙虬庄陶片的刻画图文》一文称,此片符号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四字,第一字未明,第二字为“年”字,第三字可释“朱”字,第四可释“尤”字, “朱尤”即“祝尤”;另一组绘有四只动物,似怪兽虫鱼之类。并指出,该陶片可视为“古代祝尤巫术之写照”,亦可“看作揭示图文并茂的古代记录之一例,足见它的重要性”。

1998年,西北大学古文字学家周晓陆在《东南文化》杂志上以题为《生命的颂歌——关于释读龙虬陶文的一封信》称“龙虬庄陶文极其重要”,“关系到文化起源”,是中国“草书之一”、“最初的汉字艺术品之一 ”。

2004年,全国众多媒体纷纷刊载、转载新闻记者采访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庄天明时报道,称“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龙虬庄陶片文字拓本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龙虬庄遗址黑陶盆残片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
(2)时至今日,社会各界对龙虬庄陶片刻画符号及其含义,仍未作出明晰而统一的定论。如果继续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3-01-27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